1.怎样看待自己的专业

专业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6303732是一个人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的某项才能或本领。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很细的社会,在不同的工作领域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一个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便可以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他的特长和优势。

但是,现实情况往往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你所学的专业不一定能用得上,你在现实中找到的工作不一定就是你所学的专业工作,你必须服从社会对你的分配和选择,在某种情况下你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只能去适应不用你的专业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工作就是痛苦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就有了选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社会上的热门专业,使自己学成之后能够在社会上找到对应的专业工作。比如前几年,我们社会兴起了经济热潮,很多人都去学财会专业;这几年,电子技术发展,于是大家又都去学电子专业,这都说明一个人的专业知识能否派上用场,关键要看社会的需要。

无数大学生及其家长,都在为热门冷门专业与前途焦虑。有远见的选择并看待自己的专业,关系到未来的前途问题,但也未必是决定因素。

其实,冷门热门不是绝对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上人才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过于求时,此类人才价格下跌,形成所谓的冷门专业;此类人才价格上涨,形成热门专业。

专业与职业不同。以前人们经常提到专业要对口,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10年、20年前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他们以前所学的专业一致的大概只有20%。因此,非热门专业的学生不要气馁,因为事业与职业有很大的差别。不要以为自己学的不是热门专业就失去了去热门行业中发展的机会,热门行业同样有不同类型的工作,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

知识与能力是有差别的。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能力是两回事,与能否在未来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也是不同的概念。其实大学教育培养的还不是成型的人才,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倘若一个学生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的话,他的就业前景就会是比较好的。当然,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第二学位和辅修专业,这样也能把冷门专业的学生变成热门专业的学生。即使没有第二学位,通过学校里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也能从事热门专业的工作。而这种能力不仅是专业知识,其实也包括智商、情商、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

现在的收入和将来的发展是不同的。现在人们所说的冷门热门可能还是从收入方面考虑的,而一个人现在的收入和将来的发展是不同的。从个人发展来看,每个人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受的教育、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自己的理想等,决定了有些人不适合在热门行业发展。倘若一个人真正热爱一份工作,即使它看上去好像是冷门的职业,也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

学冷门专业是有希望的。大概在10年前,想学国际贸易的和会计专业的人真是挤破了头,那时这两个专业算是最大的热门,可如今怎么样了。事实上,有的专业就像“潜力股”,今天看起来被人冷落,说不定哪天会被人发现它的价值所在,看涨了;而有些专业目前看起来属于“热门股”,但也许一转眼就往下跌了,到时你想出手还来不及呢。因此,学冷门专业,不要灰心,也许你现在选的就是“潜力股”,等着上涨吧!

今天的冷门可能是明天的热门。大学生在学校重要的是摄取各方面的知识,学会多种技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思想品质等综合能力,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用人单位在招贤纳士时,主要看他的性格,在大学期间做了哪些社会性工作,再看什么工作适合他,并不是他学这个专业就做这工作。牛业几年后,其实很多人做的并不是本专业的工作。就业门路是很宽的,即使学习的是冷门专业也不怕。因此,无论你学的是冷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具备一定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冷门和热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所谓:英雄不论出身。专业知识是社会对人才的一种划分,就个人而言,专业知识是你所学的有侧重的知识,那么当社会不需要你的所学时,你就应当迅速地调整自己,改变自己。

我的一个同学,喜欢古文学,读了研究生毕业,分回母校任教,结果,学校没有古文学课,英雄无用武之地,结果她感到非常苦闷,又不愿意搞其他的专业,完全成了社会的局外人。

像这种人才,其实应该由国家养起来,专门从事研究工作,也许会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经济时代,这种专业确实应该及时调整,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的需要中才能实现。

所以,看待自己的专业要辩证地看待,既要看自己的需要,也要看社会的需要。成功的人是两者完美的结合,失败的人是只取其一。

2.知识工作者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专业

美国当代最有名的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PeterF.Drucker)认为,企业员工都属于知识工作者,他们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并主动地开创自我的前程,不要一味地依靠公司来为他们做生涯规划。

知识工作者一生可能要为许多雇主工作,工作不稳定将成为常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专业技能需求,因此必须不断地进修与学习,以充实其谋生技能。由于这种情况,在某个企业终生任职的工作已成过去式,而人才的快速流动也成为常态。

企业与员工之间将由过去的雇佣关系,演变为所谓项目合作的伙伴关系。 因为知识工作者在本身的专长领域内是专家,所以工作上的自主性较高,与传统上听从上级命令或规定并按程序操作的员工有所不同。

而知识工作者所凭借的是专业能力,而非职位,理所当然他也必须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3.如何在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1、涉猎大量的哲学、史学、文学等多方面的书籍,即为自己在认知、明志、写作等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打下伏笔。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使人能够站在高处看问题,用战略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提高个人的解决问题、驾驭态势的能力。读史明志,以史为鉴。通过大量的解读历史,可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少走弯路。除系统阅读相关书籍外,还要关心时政,通过经常倾听新闻,阅读报纸,培养自己了解社会、观察社会的能力,不致因患近视眼而走错了路,这点对人生非常重要。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以马列主义哲学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探究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的理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不断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2、广学博才,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如何,来源于所掌握在知识的多寡。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所以,只有广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不断增加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勤思才能领悟真谛。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思考。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秘诀就在于思考,再思考。朱子言:“为学壁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工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翥愈不熟也。以是急思般进城内,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说明了学习中的“看”与“读”有如猛火煮肉,还需慢火温之。这就是要不断地温习功课,通过“勤写、勤问、勤思”的过程,才能领悟书中的精髓和真谛。

如何对待非专业知识-编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