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学习上遇到的难题怎样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和改变
心理学是科学的一个分支,学习了心理学,我们可以学会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现成的通用办法。就像经济学、法学一样,它们的出发点和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
相对而言,心理学更多的研究“具体人”的情绪、情感、反应、行为;而经济学研究“理性人”的价值成本权衡,如何理性的作出利益最大化的决定;法学研究如何抛却个人情感情绪干扰,完全理智冷静的根据条文及其精神作出评判。三种不同的理论根基,决定了三个不同的思考方式,也开辟了如何看待同一个世界的三个不同窗口。
具体来说,对于学习中的具体题目,我们可以从普通心理学的抽象思维、发散思维等概念来了解,并加以培养;关于记忆好坏问题,我们可以用普通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知识如遗忘曲线来辅助提高,在记忆的第一时间来重复巩固,并在合理时间内加以强化;对于学习中的兴趣问题,我们可以用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来理解并自我养成;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怀疑,我们可以用测量心理学中的智商测验来澄清;对于自己意志力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自我、价值观、自信与自卑以及潜意识等等方面来考虑,等等。
学习中的任何具体问题都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入手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学比其他学科高出一个层次。每门学科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同样都需要你对它们有一个足够深入全面的了解,才有可能登堂入室,略窥门径。
2.【心理学举例说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及影响因素举例说明解决问题的
已掌握的有关知识问题解决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涉及有关知识,没有相应的知识不仅难于发现问题,而且缺乏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提出假设所必须的依据,即使检验假设也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知识对解决问题的影响,还涉及到在必要时是否能及时忆起已有的有关知识,并恰当地加以综合应用.在这方面,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传授给他们正确、丰富的知识,指导他们有计划按规律复习知识,牢固地保持它,并且能灵活地加以组织.心智技能发展水平心智技能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因素,因为解决问题主要是通过思维进行的,心智技能正是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的技能(见心智技能).为此,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还必须同时促进心智技能的发展.动机和情绪它们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恰当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仅对发现问题有极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深入分析问题、探索各种假设和反复检验,都是重要的内部动力.但只有中等强度的动机和平静的心境状态,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机和情绪的强度不够,则缺乏动力;过于强烈则会干扰思维而影响问题解决.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及其正确的学习动机,同时要训练学生经常带着愉快平静的情绪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刺激呈现的模式每一问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和物体(不论是实物或是以词语陈述的),当它们呈现在问题解决者面前时,总要涉及特定的空间位置、距离、时间的先后(或同时)顺序,以及它们当时所表现的特定功能,所有这些具体特点及其间关系就构成为特定的刺激模式.如果刺激模式直接提供了适合于问题解决的线索,就便于找出解决的方向、途径与方法;如果刺激模式掩蔽或干扰了解题线索,就会使解题增加困难,甚至导向歧途.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十分注意对刺激物的组织处理(如教具安排等),另一方面要经常训练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以揭露和认识这一事物在不同情境中所可能具有的多种功能.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指连续解决一系列同类型课题所产生的定型化思路.这种思路对同类的后继课题的解决是有利的;如果后继课题虽可用前法解决,但也可以采用更合理更简易的步骤时,思维定势就成为障碍,而影响解题的速度与合理化.因此,平时既要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定向性又要训练其思维的灵活性.个性特点独立性、自信心、坚韧性、精密性、敏捷性、灵活性以及兴趣等个人特点,均对解决问题的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应经常关心和发挥学生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个性特点,纠正其不利的个性特点.。
3.举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解决有问题的学生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现代教师除了扮演唐朝韩愈《师说》里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同时扮演着各种角色,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师还必须是心理医生,要时刻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合理有效地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果在教学中,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对本学科的教学将会不无裨益。本人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在不断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的做法和思考如下:(一)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
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
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实现以知识为本位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观念,新的教育观念是人本主义观念。
强调教育要面对人的全面生活,重在提高人的精神面貌,而绝非知识的简单堆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人的理性发展,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精神启迪和个性陶冶,提倡创造,反对一味模仿重复,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过程。
2.确立平等合作的教学观,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转变。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师要坚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同时要认识到教学过程还是师生双方作为活生生的主体,在课堂中共同活动的过程。师生民主平等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尊重每个学生特有的人格和精神世界,进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3.树立自我完善的发展观。
实现由“教书匠”向“人师”的转变。教师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本教育能否取得实效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素质的高低。除了要在教育观念上保持先进外,还应较好地掌握并运用心理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加强自我的修养,以理智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衡的心态,不断反思并改进教学行为,最终实现由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由“教书匠”向“人师”的转变。
(二)重视第一印象的作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教师第一次在教室里讲课时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书写字迹……往往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新老师的第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就会七嘴八舌评头品足。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大大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试想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对你印象不好,那么你一到课堂,学生就反感,那么这节课就算你很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我们不能因为糟糕的“第一印象”而失去让学生喜欢教师、从而喜欢上这教师的课的可能。
我们应该重视这个“第一印象”,别忘了人们认识事物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此外,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的形象,要善于抓住学生“爱屋及乌”的心理,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成了自己喜欢的人,也希望自己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于是对教师教的课也就产生了兴趣。(三)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声的教育资源。
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不会自发形成,需要老师和全体学生共同营造。对于教师而言,应注重整合教学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最优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
1.形成一种和谐愉快、乐观向上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
可见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核心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努力在课内外建立一种。
4.什么是心理学“专业的解释
顾名思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亦称“心理科学”。心理现象是心
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
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人有心理,动物亦有心理,所以心理学既是研究人的心理又研究动物的心理。
人们通常所说的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对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简称。人在清醒状态下,随时都可以体验到
某些心理,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例如下面一个生活片断:
小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
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
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
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
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
该去一下。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了,必须忍耐一
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在这个
小小的生活片断里,就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里的“看到、听到、感到、嗅到”
就是心理学中讲的“感觉”和“知觉”;这里的“记得、想起”就是心理学中讲的
“记忆”;“猜想、盘算”就“思维”问题;“高兴、惬意、喜欢”属于“情感”;
“忍耐、坚持”属于“意志”。这些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都是人们所熟悉的。
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从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方面来说。
⑴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别主体即具体的个人的心理。上述生活片断中小
张的心理活动,就属于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大类。前
苏联心理学家爱列维托夫(1890-1972)认为,在心理过程与个性之间还有一种过渡
的状态,即心理状态。这样,人的心理现象结构(人的心理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系统)
就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三大类。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客观事物作用
于人(主要是人脑) , 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简称为“知”)、情绪和情感过程(简称为“情”)、意志过程(简称为“意”)
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知-情-意”。
心理状态是介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的一种心
理现象,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统一的表现。
个性心理是显示人们个别差异的一类心理现象。
人们常说的心理学,就是研究上述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⑵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分为小群体心理和大众心理。同时,作为社会的人,彼
此之间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进行社会交往,从而产生交往心理。交往心理既存
在于个人与他人之间,也存在于群体之间,所以将其列入群体心理之中。这样,群
体心理就包括三大类型,即交往心理、小群体心理、大众心理。
群体心理主要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
它心理学分支学科(如管理心理学)也研究群体心理。
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除上述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之外,还有其它许多具体的内
容。
对人的心理的探讨与研究,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已经开始了。中国古代哲学、
医学、教育和文艺理论等许多著作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心理学成为一门
独立的科学还是19世纪的事。 今天,心理学已是具有100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学科
体系了,诸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商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咨询心理学……都是心理学庞大学科体系
中的成员,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会继续增加。
5.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是什么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
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
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2.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
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
从一进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3.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
想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不敢与人接近。
不与人交往并非出于自愿,内心矛盾重重。消除社交障碍主要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惧。
不然,对自己的神态举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反而使自己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社交障碍是一种恐惧心理的自我加强过程。
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恐惧愈演愈烈,最后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这种问题的同学要大胆一些,多参加集体活动,并敢于抛头露面。
4.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进入大学后,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阴暗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大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去努力。
在学习内容上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除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外,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5.情感受挫促成心灵苦闷时下的大学校园,恋爱已是公开的秘密,部分大学生匆匆加入“恋爱族”,由于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陷入情感的旋涡难以自拔,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谈恋爱是一种审美,一旦双方产生了恋情,要沉着、冷静、理智地对待,既应珍视纯洁的感情,又不能任其发展,注意适度控制,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于单相思和失恋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恋爱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的,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6.学生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及解决方法
对心理问题,可以有几种解释: 第一,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的问题,如心理是什么、心身关系、心理与实践、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等等,均为心理问题。
第二,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研究的问题或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如心理学研究什么问题、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某心理学工作者正在研究什么问题,均属心理问题。 第三,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问题。
(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编辑本段]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
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
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
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
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