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教研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教研和素质能力

一、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

二、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素质及教学研究能力。 一、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

1、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2、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

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2、较高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创新型的教师。

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

3、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1)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灵活调节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处理偶发事件等。

(2)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个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和指导兴趣小组,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能力组织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活动。

形成人人参入、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现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4、研究能力 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讲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

(2)学术研究能力。目前教师的教研较多的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试的研究,限于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

而对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学习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教师应自觉加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团结、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教育;进行社会发展规律和观点的教育;进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四、敏锐的时代意识 要更新教育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称为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感: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繁重的、高智能、艺术性的劳动。

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

2.一个教研员应具备的素质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人民教育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教授顾之川在为史绍典《交流 沟通 对话》写的序中指出,一个教研员,要做好教研工作,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一是要有本学科第一线的教学经历,并且有尽可能丰富的教学经验。

因为只有你自己懂得教学,深谙课堂教学的规律,并且有自己的切身体会,你给别的老师评课时才能评到点子上,才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二是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善于总结自己的研究心得,要有研究成果。

教研教研,如果只“教”不“研”,那也是做不好教研工作的。 三是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及协调能力。

因为教研工作离不开各种教学研讨活动,而要把分属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并且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那非有很强的组织、领导及协调能力不可。

3.教研员需要具备的怎样创新能力

提升联合能力,做兼收并蓄开拓奋进的创新家。

(一)提升联合能力,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凝聚教师。孟子说:“聚天下英才以教之,至乐也!”教研员作为教师的老师,面对一个省市区县的全体老师,面对思想、性格、观念、追求存在诸多差异的老师,要有高超的联合能力,要能够用强大的凝聚力团结本学科的所有老师,要用包容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不同价值追求,要宽容老师在主流价值取向外的其他价值取向,要用主流价值取向引导、吸引教师,要鼓励教师百花齐放,走适合自己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的教学之路,要力避武大郎开店式的教研管理模式,要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百花争艳的教育教学局面。

(二)提升联网能力,借力科技讯息和人文讯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传媒技术把世界变成一个村庄的时代,信息传递快、更新快。

教研员要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走在前列,要时时把握教育发展的前沿,要让自己的教育眼光面向世界,就必须充分利用好信息网络,有较娴熟的信息技术及信息修养,会积极利用网络里的诸多教育教学资讯,乃至建立自己的网上图书馆或资料库,发挥网络优势,为更好地履行研究、服务和指导职责创造平台。 除此,教研员还要善于构建自己的人脉资讯网,要让处于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老师成为自己人脉资讯网的重要接点,通过这个网络,教研员就能随时跟踪课堂前沿,就能了解教师教育教学的现状,就能聆听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以使自己的教研工作随时连接地气,连接教学课堂。

(三)提升思想解放力,让课堂教学百花竞放。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是新课程理论观点的创生者,是有独到见解、独特个性、独立思想的老师。

做这样的老师很不容易,因为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很可能不受“学生”的欢迎,甚至是抵触。 《文子》说:“水下流而广大,君下臣而聪明。”

这就要求教研员要解放思想,要用开放的胸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善于挖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的独特价值,要勇于接受异于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观念和思想的另类观点,要经常用否定的态度来审视自己的理念、观念和思想,而不是频繁地否定老师的理念、观念、思想和教育教学行为。 要做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催生者,要鼓励教师大胆尝试,要帮助教师寻找开拓教育教学新路的理念、观念和思想。

(四)提升整合创新力,让学校成为创新的热土。教研员要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讯息,分析归纳各种教育教学行为中的科学理念、观念和思想,创新自己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思维,以获得对教学问题的深度透视力和前瞻力。

要凝聚各种力量,把那些思想活跃、行为大胆、思想超前的教师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行为的科研团队。有了这样充满活力的团队,还必须进一步拓展团队的支持渠道,吸纳其他学科的名家名师进入,以拓展学科教学的视野,进行多学科的知识整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还可以聘请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向专家们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思想,并请专家们进入课堂,诊断课堂教学,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学术支持。有了这样的团队,教研员就应该是创新的领袖,对教师的服务和指导就不落窠臼。

要创新教研活动和教研评价的机制,教研活动要尽量多的让教师和学生参与,让教师和学生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教研员尽量不要成为话语霸权者。 要尽量把教研活动前移到学校和课堂,在教师、学生、教研员多方参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因为当教师和学生被共同纳入教研员的视野时,将促进教研员教学研究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从偏重研究教师到研究教师和学生并重。过去教研员关注学生,是把学生作为镜子反观教师的课堂行为、测评其教学绩效,而现在是考量教师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考量教师如何更好地满足于学生求知欲、表达欲和创造欲。

要有新的教研评价机制,让评价机制的核心价值取向侧重于鼓励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侧重于激发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

4.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研员

教研员是本地某一学科的“掌门人”,其职业岗位的特点使得教研员具有比一线教师更大的专业发展自主权。因此,教研员应该增强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寻找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员?

一、奉献和分享应成为教研员特有的品质。

在所有专家的讲座中谈到对教育家的认识,无一例外地首先谈到专业精神、专业道德。教育家要学业精湛,更要有人道关怀。不仅为经师,更要为人师,教育家就是人师与经师的统一。

每一位教授都有独立的思考,他们兼收并蓄,在学习先进理念的同时更融入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潜心研究,在实践中丰富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虚心地接纳不同观点,在观点的交流和碰撞中进一步深化。专家们的渊博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谦逊的品质,使自己认识到:奉献与共享应成为教研员的独特品质,这是为师的根本。

二、勤奋学习,开拓眼界。

在完成繁杂的常规工作的同时,作为教研员必须加强学习。学习应该成为教研员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作为教研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育教学技能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自已的知识视野大多局限于本学科领域,缺乏大教育眼光,缺乏中观和宏观思维。因此通过专家讲座,认识到教研员的学习,既要立足于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更要跳出学科的局限,多学习教育学、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从而转变观念,扩大眼界,提升素养,获得专业发展。

三、立足行动研究。

作为教研员应具备研究意识,把研究作为工作的常态,在研究中体会职业的幸福感。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也很认真努力,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就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眼界的局限性,对问题的解决只是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奔命却没有收到预期良好效果。通过本次学习,专家们都强调了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因此,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增强研究意识,不仅要学“术”,更要悟“道”,立足课堂,研究教学教研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进问题的策略和方案,服务于教师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解决行动的研究。(王毓洵)

这需要自己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学会将实际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专题,并将各类专题形成研究系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逐个思考和研究。要和一线教师一起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切忌闭门造车、孤军奋战式的研究方式。只有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研究而得出的结论、思想、观点、方法和策略,才能有机地融入自己教研员的专业结构,转化为教研员稳定而持久的专业素养。

四、积累教育智慧,反思提升。

“人在忙碌中很难静下来思考,真正的提升发生在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暂时摆脱事务的干扰,静下心来把自己的东西,把别的东西,静下心来整理,静下心来思考,这是职业生涯中的新起点。既要干,又要学习,更加思考,是一个思考的时间,是一个提升的时间。”(史静寰)专业成长需要积累,智慧的生成需要积淀。教研员大多面向教育教学实际,获得的实际经验和具体感悟较多,但大多不重视、不善于积累、总结和提升,有效的经验和生动的感悟得不到交流和传播,产生不了对他人的启迪作用。因此自己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写作的习惯,多写教研笔记、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积累研究的素材、成功的案例和工作的情感。要多写论文,结合实际工作论述某些有意义的问题,将思考和研究所形成的观点和见解表达出来,与人分享和交流。这些笔记、日记、随笔、论文积累多了,自然就形成了教研员厚重的学术底蕴,专业发展就能水到渠成!

5.如何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

诰傩校?牖崞诩浞直鹛?*嘶??Ψ洞笱Р┦可?际Υ拊蕽t所做的《教研员角色定位》、《基于课程改革的有效教学》和《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报告;海南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龙官吾所做的《试题命制及试卷设计》的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惠闵所做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和《从案例研究到问题研究》的报告;海南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陈夫义所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解读及《延续培训,提升自我》的专题讲座。

三天的学习,使我对教学教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时间虽短,但给了我们予思想上的很大的启迪,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聆听专家们的讲课,,既充实了新的教育理论,提升了教育理念,同时也深深感到要做好教研员工作,在教研工作中,是个值得探考的问题,下面本人就这个问题,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要提高质量必须靠管理,教学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也要靠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取得效益还要靠管理。

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之路,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它们概括起来有四条:一是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二是以规范化为内容实行制度化管理;三是健全检查、评价、激励机制,实行效率管理;四是以民主和科研为手段实行科学管理。 一、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树立质量中心观念和全面管理观念,因为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还是检验教学管理效果的标准,所以质量应该成为管理的中心。

而质量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全面管理来实现。质量是教学各项工作的综合效果的表现,离开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

因此,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应该成为教学管理的一大原则。 教研中教学的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系统的两大要素,教和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基本方面,教学质量由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决定,因此,全面管理就是既要抓教的管理,又要抓学的管理,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教的管理 决定教的质量的因素有三方面,即教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教学环节质量和教学研究。所以,我们在教的管理上就紧紧抓住了教师素质提高,教学环节和教研工作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素质提高。重点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业务功底,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现代教学的理论修养,并且应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我们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的外出考察和参加高层次的研讨交流活动。

我们认为这是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途径。二是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教育理论贫乏,教育思想陈旧是我县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定学习书目,安排时间,并制定了检查措施。

为了推动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还请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开设系列讲座,举行专题研讨,集中解决一些教育思想的突出问题。另外还请各方面的人士来校传递科技方面、改革开放方面、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外的各种信息,活跃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

三是开展教学经验总结活动。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总结是提高的途径。

因此,我们把总结规定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把每人每学年撰写一篇论文作为制度贯彻执行,并把论文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组成部分,认真评选、奖励并记入本人的教学档案,同教学成绩一样成为教师职务评定、评选和提干的依据。对教师队伍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诸环节的管理中我们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环节。

对课堂效益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来自教学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深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探讨共同问题的解决,探索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而举行各种公开课是开展这种研讨和探索的极好形式。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县逐渐形成了系列公开课的制度。这些公开课按档次、目的和内容形式的不同分为三类。

一类叫观摩课,这是最高层次的公开课,请高水平的教师担任,在全县范围内举行。目的和作用有三:一是展示特色,鼓励创造特色;二是展示教改成果,推动教学改革;三是树立典型,指导教学。

这类课每学期举行两次。另一类叫研究课。

由教研组安排,推荐本学科专题研究承担者或由较高水平的教师担任,目的是开展专题研究或成为本学科存在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这类课在教研组范围举行,每学期2-3次。

对这类课要求是,要选择有。

6.科研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应该怎样写

申请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科研能力证明材料及诚信声明 单位: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 名 系 别 班 级 专 业 诚信声明: 本人谨此声明,以下所有资料及所附证明文件均属真实;本人明白倘若故意虚报资料或隐瞒重要事实,中山大学可取消已发出的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即使已经入学者亦可被取消其硕士研究生学籍。

本人还明白获得免试资格后,不得申请出国留学、就业等,否则学院将不予办理有关手续并将以缺乏诚信为由采取进一步追究措施。 签 名: 时 间: 年 月 日 序号 类别 名称及描述 级别 是否 已核 原件 科研 绩点 计算 1 2 3 4 5 6 科 研 绩 点 合 计 【备注】 (1) 本表装订在所有证明材料的首页作为封面。

(2) 类别栏注明“竞赛”、“论文” 或“著作”;论著须按科技写作的参考文献规范提供相应信息。(3) 教务员审核原件与复印件 一致后,在“是否已核原件”栏打勾。

7.怎样做一名合格、称职、优秀的教研员

教研员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研究人员,应该是集培训、教育教学、科研和信息技术于一身的一专多能的教师。如何做一名称职的教研员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研员首先要推重师德,恪尽职责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立足于社会的先决条件,作为教研员要时时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思想,因为这首先是是一个角色换位的问题。学科教研员大都是从学科教师中挑选出的优秀教师,业务水平相对比一般教师高出一筹。从原来的教师角色转换为教研员角色后,从职责上又承担起管理、指导学科教师的使命。如果以为自己在学科研究上高人一等,骄傲自满,又加以长期脱离一线,这样的后果是指手划脚,教研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研究空理论,有辱使命。教研员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个人修养,和广大教师做朋友,虚心向一线教师求教,共同学习,共同教研;教研员更要带着思想上路,潜心研究,重视教研的价值取向,使教研和教学得以合理有效的统一,使工作在教研员的“研”和教师的“教”中和谐同生,共同提高。教研员心中要定位自己的角色:教研就是为教学服务,教研员就是为广大教师服务。

同时,教研是一门科学,推重实事求是,教研之路漫漫,困难、阻力、挫折、讥讽随时都在,所以教研员更应该具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教研的道路上执着的追求;关心爱护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给予他们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把责任当使命。“研”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

二、以课堂的实践实现教研员的工作价值

我们教研员都是从一线教师中选拔出来的,有的已多年未从事过教学,各方面不比一线教师高明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落后。头脑中积累的一些教学优势已荡然无存。长期呆在办公室里搞教研,只能是空发议论。这种脱离实际的教研和教学指导是不受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欢迎的。教研员要勤下学校,深入课堂听课,先做“师之生”,在做“师之友”,最后才能做“师之师”。每一位教师都有他们独特之处,教研员只有将自己的双脚坚实地踏在课堂这个实践的土壤上,深入课堂听课,倾听教师的困惑,发掘问题的本质,放下架子,和他们一起研讨,共同碰撞,落实民主作风,才能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的热情,才能发现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发现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才能向全市学校推广。也只有这样,广大教师才能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并带着研究精神深入进行课程改革。

三、建立终身学习观念,实现专业引领

要做一名合格的教研员,首先业务能力很重要,有了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服务好基层,指导好学校的课堂教学。作为教研员,本自要有渊博的知识,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本学科的最新理论、最新信息、最新成果,而这些知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读书才能获得。我们要读国内外一些著名教育专家、学者撰写的专著及教育教学理论,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理论、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论、魏书生的“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等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山东杜郎口的“自主、合作、探讨”“三、三、六”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还要订阅本学科的报刊杂志,从中学习最新的理论信息、科技前沿。读书要讲究方法,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要做好读书笔记,长年累月,持之以恒,就不愁肚子里倒不出墨水,就不愁缺少信息,就不愁头脑里没有理论。同时,教研员更应该善于反思,理智地思考教育教学的问题,也更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做广大教师的专业引领者。教研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网络教研

“面对面”召开教研会议、组织集体备课等传统教研手段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不利的因素,比如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全市教师比较分散,不容易集中等。当前,制约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瓶颈”就是如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与驾驭本学科教学的能力,而这些仅靠个人反思、同伴互助是远远不够的,仅靠传统教研手段来实施“专业引领”也是不够的。教研员必须有效整合传统教研手段的优势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现代教研手段实施专业引领,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我们教研室每人都配有电脑,教研员要充分发挥优势,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开通公共邮箱,建立自己的博客,在网上给广大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现在各个学校基本上都已配有电脑,设有电教备课室,已具备了远程教育的条件,完全能够弥补单一传统教研手段带来的不足。教研员是课程改革的引路人,是引领教师走向成功的人梯和铺路石,是学科教学的领头雁,是教师心目中的专家。我们教研员要担负起教育的重任,为辉县市教育的全面崛起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教研员专业知识和能力证明-编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