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工程预算定额

1.1工程预算的特点

定额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如价值、效率等理论)并遵循客观规律,在认真调查研究企业实际和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来的。

时效性:工程预算定额还具有时效性,定额信息从发送到使用的时间间隔越短,时效性越强;定额信息传递速度越快,时效性越强。

权威性:我国的各类定额,都是由授权部门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制定并颁布,因此,工程预算定额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1.2工程预算的作用

预算定额是确定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所需各种消耗量的标准,它的工作主要是确定消耗量。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必然要使用一定量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用量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和何时使用,都需要预先计划合理的消耗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预算定额代表社会平均先进水平,因此它是编制需要量的主要依据。工程预算定额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工程预算,包括人工、材料、管理等在内各方面经费消耗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施工的科学合理推进,实现工程的盈利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工程预算定额的构成

一般而言,工程预算定额有人工定额(也叫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以及机械台班定额组成。

2.1人工定额(劳动定额)

2.1.1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又称工时定额,是指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需消耗劳动时间的限额。时间定额以“工日”为计量单位。用公式表示如下:

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小组成员工日总和/小组每班产量

2.1.2产量定额

产量定额是指单位时间(工日)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工作任务量的限额。产量定额的单位以产品的计量单位来表示,如m3、m2、m、t等。用公式表示为:

台班产量=小组产量总和/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从上式可知,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之间互为倒数。即:

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

当时间定额减少,则产量定额增加,反之亦然,但它们增减的比例不一致。

2.2材料消耗定额

2.2.1直接消耗材料

直接消耗材料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水泥、砂、石、钢筋等。这类材料的消耗量由材料净用量和材料损耗量构成。

2.2.2周转性材料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重复使用的工具性材料、配件和用具等。其消耗量按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办法计算。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的品种繁多、消耗量大、费用高,一般建设工程中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50%以上。材料的消耗量的大小以及消耗比例等,不仅关系到基础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而且还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对建设工程的投资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产品生产数量和材料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材料的供应计划和需求都会受消耗定额的影响。消耗定额在工程预算定额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重视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审核,保证材料定额预算的科学合理性,是组织材料的正常供应,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的必要前提。

2.3机械台班定额

机械台班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及合理的施工组织和合理使用施工机械的条件下,由技术熟练的工人操作机械,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机械工作时间的标准。

2.3.1机械时间定额

它以“台班”为单位,即一台机械作业一个工作班(8小时)为一个台班。

机械时间定额(台班)=1/机械台班产量

2.3.2机械产量定额

它是指在正常条件下,某种机械在一个台班内必须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

机械产量定额(台班)=1/机械时间定额

3工程预算定额如何编制

3.1 编制原则

定额标准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影响很大,因此,定额编制首先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1)定额水平的平均先进性原则

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要考虑达到定额水平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以促使施工企业根据现有的施工条件,经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定额水平。然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平不仅仅是常规意义上的施工定额水平,它应包括预算定额中包含的合理的幅度差等可变因素,应当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管理现状。

(2)定额分项的适用性原则由于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主要从施工组织设计先进施工工艺、技术以及成本降低性措施考虑,因此,对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其预算定额应该做到具体详尽,以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对于影响较小的价值相对小的项目,则可综合预算,以便于定额管理,但在分项处理的同时要确保定额的适用性。

(3)独立自主编制的原则

施工企业是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因此,在编制建筑工程预算是,应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结合政府的价格政策和产业导向,以盈利为目标,自主地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独立自主编制工程预算定额,不但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推行现代企业财务制度,还能够使企业更好地面对市场竞争环境,更从容的参与市场竞争,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2 编制步骤

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遵循一定的步骤,良好正确的编制步骤可以工程企业制定切合工程实际、符合市场运行环境的科学合理的工程预算定额。其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准备

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成立编制机构,拟定编制方案,确定定额项目,全面收集各项基础资料。该阶段的工作属于基础性工作,但是对于准确预算,合理分项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阶段的工作应该保证基础材料的可信度。

(2)编制初稿

在定额编制需要的各种资料收集齐全以后,就可进行定额的测算和分析工作,并编制初稿。初稿要按编制方案中确定的定额项目和典型工程图纸,计算工程量,再分别测算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指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定额项目表,并拟定相应的文字说明。

初稿的编制应该保证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指标的测算清晰明了,为定额水平的进一步审查、修改等提供蓝本。

(3)测算定额水平和审查、修改、报送审批

初稿完成后应与原定额进行比较,测算定额水平,分析定额水平升降的原因,然后对初稿进行修改,定稿以后呈报主管部门审批。定额水平的测算有以下方法:

单项定额测算,即对主要定额项目的新旧定额水平进行较,测算新定额升降的程度;预算造价水平测算,即对同一工程项目用新旧定额分别计算预算造价,测算定额总水平升降的程度,同实际施工水平比较,即按新定额中的人、机、料消耗与实际消耗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定额水平达到的程度,确保所制定的工程预算定额有较真实的可信度和较高的参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