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邮票的知识及专业术语的解释(越多越好)

邮票的品相(标准)是什么意思?如何确定的?如果单枚邮票品相是 10品,指什么意思?如何对比邮票的品相? 集邮界用邮票的品相来反映邮票的外观质量。

◆关于邮票的品相邮票的品相一般分为七级,即极优品、最上品、上品、次上品、中品、下品和劣品。 (您说的10品是一种通俗的叫法,10品等于下面说的VF)邮票品相的完好情况叫做邮票完整程度。

按惯例邮票完整程度分为五级,分别用字母表示:即“VF”表示十分完整;“F”表示完整;“VG”表示很好;“G” 表示好,“P”表示差。 属于上品品相的邮票,在票面、票背、齿孔、背胶四方面都应该既无印刷中的瑕疵,也无保存上的损坏。

凡邮票票面有污染、折痕、破损、或背面揭薄,以至少齿孔的邮票均属次品,集邮者对此一般不收集体(珍品除外)。邮票的品相好,是指票面图案清晰邮戳少而轻,无缺损的邮票。

集邮家所称的“品相端正”是指一枚有齿孔的邮票,其图案恰好位于邮票四个边的正中间。

2.集邮该学的基础知识

邮票知识 (一)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

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已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

全世界已经发行30多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集邮者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

因此,邮票图案是集邮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邮票上的国名: 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国空或地区的名称。

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如:日本邮便、中国人民邮政。

美国采用缩写字母USA、苏联采用缩写字母CCCP来表示国名。还有些国家用特殊符号来表示,如英国早期邮票采用英王头像作标志。

英国现行的纪念邮票印有英女王头像以代替国名。识别邮票上的国名,可以了解有关国家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

(三)邮票面值: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邮资金额及货币单位。世界各国大多以表示邮票面值的阿拉伯数字和本国货币单位组成邮票面值。

如美国普通信函邮资为22美分,邮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数字22和C分组成。中国人民邮政普通信函邮资为8分,邮票面值由阿拉伯数字8和分组成。

也有一些国家发行无面值邮票,如军用邮票、公事邮票等。我国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和1943年淮南区发行的“平”、“机”、“快”及“稿”字邮票都属于无面值免资邮票。

美国自1978年至1985年间陆续发行一组无面值邮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样,分别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这是因为美国邮政部门要市调整信函邮资,但在印制邮票时,新的信函邮资未最后确定,不能往邮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邮资确定后再印,邮票又无法供应。

因此,才发行这种无面值的代字邮票。研究邮票面值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币值变化的情况。

(四)邮票上的齿孔:为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英国黑便士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根据齿孔的形态,齿孔分为:光齿、毛齿、盲齿和漏齿。

光齿:是在邮票打孔后,齿孔中的圆形纸屑完全脱落,孔洞边缘光洁,称光齿。毛齿:齿孔中纸屑未完全脱落,孔洞边缘不光洁,呈毛状,称毛齿。

盲齿:在邮票打孔后,只有印痕,齿孔中的纸屑没有脱落,孔未通透,称盲齿。漏齿:应该打孔而漏打齿孔的,称漏齿。

齿孔度数,是表示齿孔的量度,测量方法是把邮票放在量齿尺上,看在2厘米的长度内有几个齿和几个孔。如一枚邮票有12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的齿孔度数就是12度;如有11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就是11 1/2度。

测量齿孔度数的方法是法国集邮家勒格拉于186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测量齿孔度数是研究邮票的一项内容,也是鉴别邮票真伪和区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国邮票的齿孔大多数是11度、11 1/2度、12 1/2度和14度。 (五)邮票的版铭:在整张邮票纸边上印有邮票编号、版号、张号、色标、设计者和印刷厂名等,统称版铭。

版铭是研究邮票的重要资料,因此,很多集邮者都喜欢收集带版铭的邮票。如:我国1981后4月29日发行的J6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日本》邮票,在整张纸边上印有鸡、金鱼、风筝、天坛、蝴蝶等各种图案以及印有邮票名称、设计者、印刷厂名、版号、张号、色标等等。

这些版铭被集邮家看作是重要的集邮资料。有的邮学家说,这是印刷厂送给集邮者的礼物,是研究邮票版式和邮票印刷的重要依据。

(六)邮票上的水印:邮票是预付邮资的凭证。为了防止伪造,在造纸过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压在纸里的一种标记,称水印。

水印是一种无色标志,多为简单图案。在一整张邮票上,只有一个水印图案叫全张水印。

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中重复出现叫复式水印,水印的图案多种多样,如皇冠、太阳、月亮、太极图等等。英国于1840年5月6日发行的黑便士邮票上就是以皇冠为图案的水印。

1885年我国大清邮政发行的小龙邮票和1898年发行的蟋龙邮票是以太极图为图案的水印。邮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识别,在阳光或灯光下仔细看邮票背面就能发现。

对不太明显的水印,可在邮票背面略喷一点汽油,水印立即会呈现出来。汽油挥发快,对邮票和背胶并无损害,有经验的集邮家一般都 采用这种办法识别邮票上的水印。

水印是研究和鉴定邮票真伪以及版别、发行年代的重要依据。 (七)邮票上的志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邮票发行序号和年代,称志号。

如1952年7月7日发行的,《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印有“纪16.4—1”“纪16”表示这套邮票是纪念邮票的第16套;“4—1”表示这套邮票有4枚,这是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邮票在纪念邮票里的总编号,“1952”是这套邮票的印制年代。

我国首次便使用。

3.全面的邮票收藏知识

收藏投资技巧之邮票进市“四不宜” 1、邮市大热的时候,热门的小型张和其他邮票不宜进,因为过热的邮票都是炒家一炒再炒升价的,时可能暴跌。

2、无人问津的冷票不宜进,冷票是指邮市上价格长期来较低的邮票。因为冷票有它的“致命伤”,或者图案设计不好,如,等,或者票样不合规矩,如,,邮人说像明信片(无齿孔)等;或者有些忌讳,如T72M(图68),1982年5月20日发行,才印115.45万枚,但市价老是低于同年发行的T74M,T79M约50%的价格,而且无多少人问津;或者印数过大,如和106M,是当时印量上千万,超过以前的小型张印量5-6倍多,贪图便宜吃进这些票,很容易压在手上放不出去而只赔不赚。

3、错体邮票不宜进,一般错体邮票因为没有比照系数而价格较贵,最主要是邮市上的错体不少是人为变造的,邮人一般难以识别其真假。即便是真货,其承接力也不是很大,较难脱手。

4、超量发行的邮票不宜进,集邮纪念品纪念张,封,片不宜进,对某种传闻纷纷的邮品没有确定以前(如传言某种邮票因错版收回,某种邮票有政治问题)不宜进。哪些邮品不宜收藏 有的集邮爱好者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求珍求全。

其实,对邮品的收藏,只要精力与财力状况允许,以丰富的“邮识”为条件,实行兼容并包,又何尝不可呢?但是,确实有3种类型的邮品不宜过多收藏。 花纸头是一种穿着邮票外衣,实为仿真邮票的印刷品。

它与普通邮票一样,印有国名、图案、面值,并打有齿孔,一般也盖有邮戳。但是花纸头的面值是虚拟的数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邮资。

这类邮票设计得大都花里胡哨,引人注目,并以铜版纸印刷,容易引起集邮爱好者的购买欲望。所以,对于这类邮票的收藏应慎重。

还有一种金银邮品。这类邮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动辄镶金嵌银,显得雍容华贵,这也成为它的最大卖点。

起初人们看到这类邮品不俗的包装,容易将其与珍邮等同起来,再加之广告上“限量发行”、“流水编号”等字样的大力吹捧,便慷慨解囊。后来随着人们“邮识”的增加,加上该类邮品受到“不得组集参展”的限制,许多人认为把它们存放在家中也不过是占据空间罢了。

另外,商业邮票也不宜多藏。这类邮票的发行国大多是一些非洲国家和欧洲内陆以发行邮票为支柱产业的小国,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印刷精美。

这类邮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大量出口,外销大大超过了内需。这类邮票曾在1996年至1997年间风光一时,但随着邮市走冷,也就逐渐无人问津了。

正确认识专题集邮的珍罕性 在专题邮集中,珍罕性占20分,由此可见,珍罕性在一部专题邮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选题相似的时候,不少评审员更看重的是邮品的珍罕性,而忽视了邮集的思路、创新。

甚至有人认为,5万元以下很难参加国家级邮展,5-10万是镀金奖及以下的层次,10-20万是镀金奖和大镀金奖,拿金奖就要在此之上,仿佛集邮展览变成了金钱的较量,过高的门槛使许多专题集邮者面对邮展望而却步,这将不利于我国专题集邮事业的发展。 目前,人们对专题集邮珍罕性的认识有几个误区: 1. 邮品越珍罕,邮集水平越高。

有些人过分强调了珍罕性的重要,一部邮集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往往取决于邮品的质量。邮集的珍罕性占20分,一部十多万元的邮集可能拿到十七、八分,一部五、六万的邮集也不会少于十一、二分,也就是说其差距是五分左右。

而在其它方面还有80分,只要在其它方面做得更好,完全可以缩小差距,甚至可超越价值高的邮集。在首届全国老年人邮展上,某部邮集以其珍罕的邮品取得了金奖。

这一结果却受到越来越多集邮者的质疑,因为这部邮集所选用的邮品并不切题、邮集的纲要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作为专题集邮者不应该片面看重珍罕性,而还要注意专业知识、集邮知识的积累。

作为评审员更应该客观细致地评价每部作品,使评审结果公正、合理。 2. 邮品越贵越珍罕。

人们习惯使用价格来衡量邮品地珍罕性,数千元以上的邮品才是珍罕,几元、几十元一件的就不是珍罕的邮品。一枚1000多元的金猴却不能说珍罕,因为只要有钱,无论到哪个邮市都能买到。

有些数十年前的邮资机戳、宣传戳虽然只要数十元,但其收集的难度却远高于猴票。邮集的珍罕性固然要体现在邮品的价格上,更要体现在收集的难度上,这才能使集邮者保持不断去寻觅、去追求的乐趣。

3.年代越久远越珍罕。专题邮集中使用大量1900年以前的邮品,使整部邮集的外观充满了古朴、沧桑,人们包括评审员会对此产生好感。

一般说来,年代越久,随着时间的流逝,能流传下来的邮品就会越来越少,如中国的大龙邮票、红印花加盖票等,这些能称为珍罕的邮品。但有些外国早期的邮资封片,发行量巨大,留存下来的数量也很多,国外只要花几美元就很容易买到,而到了国内,被哄抬到数百元甚至更高,这些邮品不一定就是珍罕。

4. 不管题材是什么,珍罕性的要求没有区别。自黑便士发行以来,世界上,已发行了数十万种邮票,假如包括邮戳、邮资封片等,更是数不胜数。

但早期珍罕的邮品往往集中在动植物、雕塑、建筑物、国家元首等,近期的邮品才多种多样。所以,不应该。

4.集邮该学的基础知识

邮票知识 (一)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

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已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

全世界已经发行30多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集邮者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

因此,邮票图案是集邮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邮票上的国名: 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国空或地区的名称。

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如:日本邮便、中国人民邮政。

美国采用缩写字母USA、苏联采用缩写字母CCCP来表示国名。还有些国家用特殊符号来表示,如英国早期邮票采用英王头像作标志。

英国现行的纪念邮票印有英女王头像以代替国名。识别邮票上的国名,可以了解有关国家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

(三)邮票面值: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邮资金额及货币单位。世界各国大多以表示邮票面值的阿拉伯数字和本国货币单位组成邮票面值。

如美国普通信函邮资为22美分,邮票面值即由阿拉伯数字22和C分组成。中国人民邮政普通信函邮资为8分,邮票面值由阿拉伯数字8和分组成。

也有一些国家发行无面值邮票,如军用邮票、公事邮票等。我国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和1943年淮南区发行的“平”、“机”、“快”及“稿”字邮票都属于无面值免资邮票。

美国自1978年至1985年间陆续发行一组无面值邮票,票面上印有“A”“B”“C”“D”字样,分别代表面值15、18、20、22美分。这是因为美国邮政部门要市调整信函邮资,但在印制邮票时,新的信函邮资未最后确定,不能往邮票上印新面值;但若在邮资确定后再印,邮票又无法供应。

因此,才发行这种无面值的代字邮票。研究邮票面值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币值变化的情况。

(四)邮票上的齿孔:为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英国黑便士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根据齿孔的形态,齿孔分为:光齿、毛齿、盲齿和漏齿。

光齿:是在邮票打孔后,齿孔中的圆形纸屑完全脱落,孔洞边缘光洁,称光齿。毛齿:齿孔中纸屑未完全脱落,孔洞边缘不光洁,呈毛状,称毛齿。

盲齿:在邮票打孔后,只有印痕,齿孔中的纸屑没有脱落,孔未通透,称盲齿。漏齿:应该打孔而漏打齿孔的,称漏齿。

齿孔度数,是表示齿孔的量度,测量方法是把邮票放在量齿尺上,看在2厘米的长度内有几个齿和几个孔。如一枚邮票有12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的齿孔度数就是12度;如有11个齿和12个孔,那么这枚邮票就是11 1/2度。

测量齿孔度数的方法是法国集邮家勒格拉于1866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测量齿孔度数是研究邮票的一项内容,也是鉴别邮票真伪和区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国邮票的齿孔大多数是11度、11 1/2度、12 1/2度和14度。 (五)邮票的版铭:在整张邮票纸边上印有邮票编号、版号、张号、色标、设计者和印刷厂名等,统称版铭。

版铭是研究邮票的重要资料,因此,很多集邮者都喜欢收集带版铭的邮票。如:我国1981后4月29日发行的J6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日本》邮票,在整张纸边上印有鸡、金鱼、风筝、天坛、蝴蝶等各种图案以及印有邮票名称、设计者、印刷厂名、版号、张号、色标等等。

这些版铭被集邮家看作是重要的集邮资料。有的邮学家说,这是印刷厂送给集邮者的礼物,是研究邮票版式和邮票印刷的重要依据。

(六)邮票上的水印:邮票是预付邮资的凭证。为了防止伪造,在造纸过程中,用特殊方法加压在纸里的一种标记,称水印。

水印是一种无色标志,多为简单图案。在一整张邮票上,只有一个水印图案叫全张水印。

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中重复出现叫复式水印,水印的图案多种多样,如皇冠、太阳、月亮、太极图等等。英国于1840年5月6日发行的黑便士邮票上就是以皇冠为图案的水印。

1885年我国大清邮政发行的小龙邮票和1898年发行的蟋龙邮票是以太极图为图案的水印。邮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识别,在阳光或灯光下仔细看邮票背面就能发现。

对不太明显的水印,可在邮票背面略喷一点汽油,水印立即会呈现出来。汽油挥发快,对邮票和背胶并无损害,有经验的集邮家一般都 采用这种办法识别邮票上的水印。

水印是研究和鉴定邮票真伪以及版别、发行年代的重要依据。 (七)邮票上的志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邮票发行序号和年代,称志号。

如1952年7月7日发行的,《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印有“纪16.4—1”“纪16”表示这套邮票是纪念邮票的第16套;“4—1”表示这套邮票有4枚,这是第一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邮票在纪念邮票里的总编号,“1952”是这套邮票的印制年代。

我国首次。

5.关于集邮的知识,方法和好处

集邮知识: 集邮是指对邮票和邮品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每个国家发行邮票,无不尽选本国最优秀、最美好、最具代表性或纪念性的东西,经过精心设计,展现在邮票上。涉及的内容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使得方寸之间的小小邮票成为包罗万象的博物馆、容纳丰富知识的小百科。

集邮是一件有趣味的收藏活动,无论是渴望获得的热切企盼,还是拥有时的心满意足,无论是欣赏他人的收藏,还是展示自己的宝藏,亦或邮友间的互通有无,亦或是通过集邮结识新的朋友……,无不给您的生活增添无尽的情趣。集邮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寸小纸展示着博大精深的世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

集邮是一门综合的学问,一枚邮票,从图案的内容、意义和审美、到它的设计及历史背景、印刷过程以及制版技术等方面,无不体现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正因为集邮具有如此重要意义,又使集邮成为一项可获丰厚回报的经济活动。

邮票是邮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出现在英国,由罗兰·希尔设计,票面图案为维多利亚女王像。

面值1便士,黑色,俗称“黑便士”。1840年5月6日正式起用,印有11种版别,发行7200万张。

1878年中国正式发行了一套“大龙”邮票,是由德国人把持的海关邮政局发行的。集邮几乎是随着邮票的出现就产生了,1926年国际集邮联合会诞生。

中国集邮比西方要晚三四十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集邮公司于1955年成立,1979年中国邮票总公司成立,集邮市场日益繁荣兴盛。

集邮已经成为全世界影响面最广,参与人最多的收藏活动。 一、邮票的种类和邮品的种类 纪念邮票 为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发行的具有纪念意义的邮票。

除纪念、宣传和收藏外,也可作为邮资凭证。纪念邮票设计制作精美,发行量小,一般不能再版。

1974年以后,我国纪念邮票采用汉语拼音“J”为志号。 普通邮票 可以长期使用、多次印刷、发行量很大、多种面值、适用于各种邮件的邮票。

一般规格较小,风格朴实。 特种邮票 国外一般指为特殊作用和用途而印制的邮票。

在我国,除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外的邮票都归于特种邮票的范畴。“T”为特种邮票的志号。

军用邮票 指国家邮政为军队免费或低费递送邮件而专门向军人、军属发行的邮票,或加盖军用邮局特锉戳的普通邮票。 航空邮票 专门供航空邮件粘贴用的邮票。

多以飞机图案为主。 包裹邮票 邮政部门发行的专门供邮寄包裹时使用的邮票。

福利邮票 邮政部门为帮助社会福利事业或慈善机构筹款而发行的邮票。这种邮票要在原面值基础上增加一小部分附捐费,附捐费捐给社会福利团体或慈善机构。

附捐费不能计入邮资使用。 欠资邮票 是邮政部门在 投递邮件中发现寄信人未贴或未贴足邮资,向欠资对象收回所欠邮资时,加贴应补邮资的凭证。

无齿孔邮票 打孔机发明之前或因条件限制没来得及打孔无齿孔的邮票。有些国家为提高集邮者的兴趣,故意发行过无齿孔邮票。

无面值邮票 因特殊情况或考虑,没有在邮票票面上标明面值,而在出售时填写。 加盖邮票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在邮票或非邮票上适当加盖文字或面值,临时作为新邮票使用。

小全张 小全张是把全套邮票印在同一张纸上,其图案、枚数、颜色、面值、编号都与原邮票相同,在其周围装饰上花纹或其他图案,并印上这套邮票的名称。小全张可以与相应的邮票同时发行,也可以单独发行。

可以按原邮票面值出售,也可以高于原邮票的面值,但作为邮资使用时只能按原面值计算。 小型张 小型张可以与原邮票相同,也可以单独设计,面值都可以与原邮票不同。

可随相应邮票发行,也可以单独发行。票价可与原邮票面值相同,也可以高于原邮票面值,但邮资计费只能按原印邮票面值计算。

邮票的种类很多,还有挂号邮票、电信邮票、新闻邮票、保价邮票、电话邮票、储蓄邮票、税用邮票、回执邮票等等。 变体票 变体票不是邮票发行的一个种类,而是集邮中的一类特殊邮票。

一般来说,出售的邮票都应保证图案、花纹、文字、刷色、齿孔等完全一样,但由于印刷过程中技术上的失误造成异状邮票,而且在检查中疏漏,使这种不合格的邮票流入市场,称为变体票。由于这种邮票是在狭缝中生存下来的怪胎,幸存的数量非常少。

物以稀为贵,加之人们求异的心理作用,使变体票成为广大集邮者追寻的对象。 集邮除以邮票为最主要的品种外,还包括邮戳、明信片、实寄封、首日封、邮折、小本票等邮品,形态各异,各有特色。

下面对其中较重要的邮品加以介绍。 普通邮戳 邮寄邮件时盖销邮票的戳记。

一般标明寄信邮政部门寄发和收寄邮政部门收到邮件的时间、地点、收信邮局的代号等。 纪念邮戳 为纪念国家或地区的重大事件或新发行邮票而特制的邮戳。

为纪念重大事件所制的邮戳只限于邮戳上所刻日期当天使用。为发行新邮票所制的邮戳,从邮票发行首日开始,一个月内均可加盖。

但如要寄发,只能在新邮票首发当日加盖有效,其他日期须另贴邮票方能寄出。 极限明信片 明信片图案与邮票图案相似,并加盖与邮票内容相关的邮戳。

首日封 新邮票发行当日贴上该套邮票。

6.关于集邮的知识,方法和好处

首先,集邮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学问,同时也是一种投资。通过收集、研究各种邮品,集邮者除了学会世界的历史、地理、花草鱼虫以及人物等相关的知识以外,还可以培养出一种禅定的情趣和修养耐性。邮品不仅包含邮票,还包含邮政机构发行和使用的封、片、简、戳等邮政用品。邮品形式多样,包括首日封、国际邮资航空信封、纪念封、原图卡、邮政明信片、邮资封、小全张、小本票、小型张、纪念邮戳、邮柬等。

其次,集邮的方法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结交邮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是增长邮识、拾遗补缺、交换邮品等最便捷的途径,还有就是与一些信誉好、讲邮德、守信用的邮商建立长期的联系,便于购买到品质好、令人满意的邮品,第三可以经常逛逛邮市,也可以通过邮市出让邮品,以邮养邮。现在还有网上购邮的,不过要长一个心眼,毕竟网上购物有一定的风险,不过只要充分掌握注意事项,是可以有效避免的。最后一个渠道就是集邮公司或是邮政局。

再次,集邮是一种品味很高的个人娱乐项目。当为集邮奔忙之时,或精心整理那丰富多彩的邮票时,或者兴致勃勃地欣赏邮展或邮册时,这参加的是一项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

同时集邮有助于增强体质。因为集邮要行走、寻觅、收集、整理。既要动腿,又要动手,每一枚邮票无不浸透着集邮者的心血和精力。

集邮又有益于身心健康。游览那五光十色、多彩多姿的邮票,可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邮票是知识的宝库,微型的百科全书,每一枚邮票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游览邮册,即获得了信息,又充实了生活,可使人获得神游之乐;邮票又是艺术珍品,时代的烙印,美的化身,使人获得艺术之乐。

最后要注意的是买回的邮票要放进集邮册内,邮票一定不要用手拿,最好用一个镊子,同时邮册要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

7.有谁知道关于邮票的资料

邮票概述邮票是一种有价证券。

是由国家或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它兼有文化属性与商品属性。

在集邮领域,邮票是供集邮者收藏、鉴赏、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知识的载体,又是艺术的化身,同时可以作为一种宣传工具。保加利亚著名革命家季米特洛夫称邮票为”国家的名片”,这一赞誉被邮界广泛引用。

邮票通常具有3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邮票发行机构的标志;面值或相当于邮资效用的标志;相应的图案。而志号、齿孔、水印、背胶、纸质、票型等虽然不被视为主要要素,但随着邮政事业及集邮活动的发展,由于许多国家都在这些方面采取相同或者类似的规定与做法,使其更多地进入”邮票”的一般内涵之中。

是现代邮票及集邮活动不可忽视的研究内容。集邮活动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后期至1949年)中国的集邮活动,是从国外传入的。

1912年,由上海外侨发起成立“上海集邮会”。1922年,中国第一个华人集邮组织“神州邮票研究会”在上海成立。

至1949年,中国已有近50个集邮团体,会员总数2万人左右。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研究会、甲戌邮票会等,是当时较有影响的集邮组织。

在此历史期间内,中国集邮活动的主要情况是:1. 集邮者以洋行、银行职员、工商业者等为主体。他们在集邮爱国的驱使下,从外国集邮家手中购回大量的中国珍邮和名贵邮集。

世界孤品 “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四方连,就是中国集邮家周今觉先生以纹银2500两从始藏者费拉尔的邮集中购回的,而被誉为“中国邮王”。2. 收集研究对象以中国大清大龙邮票. 红印花加盖和民国各种加盖邮票及与之相关的封、片、戳等为主,同时兼而收集研究外国在华邮政邮票、商埠书信馆邮票。

1933年, 集邮家姜治万先生《中国首航封》邮集在比利时布鲁赛尔首届航空邮展中获得银奖,成为中国参加国际邮展并获奖的第一人。3. 出版了一批国内外集邮界较有影响的 集邮书刊。

《邮乘》(1926年获纽约国际邮展特别铜牌奖)《邮典》、《新光邮票》、《甲戌邮刊》(1935年于《新光》同获布鲁赛尔万国邮学刊物展览会奖状)、《国粹邮刊》、以及《近代邮刊》,以及孙君毅编著的《邮学辞典》,马任全编著的《国邮图鉴》。这些集邮书刊基本上代表了当时的集邮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现已成为主要的集邮历史文献。

4.1914年7月,福州集邮界在“福建展览会”上展出了中外邮票,成为中国首次以集邮为目的的展出。1918年4月,由集邮者在长州公园举办的“邮券展览”,成为中国首次竞赛性的集邮展览。

此后,各地集邮组织亦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集邮展览。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8年5月中华邮政总局与新光邮票研究会在上海合办的“交通部邮政总局邮票展览会”。

5.中国邮政机构为集邮者提供服务,设立邮票特销课始于1934年。嗣后,上海、北平、南京、西安、重庆等15个城市邮政机构先后设立了集邮台或集邮组。

6. 中国最早的邮票商社出现在1909年,一是上海的李辉堂,一是福州的“世界邮票社”. 至1949年,中国的邮票商社已发展到400多家,多集中在上海、天津、北平、重庆、杭州、广州、福州、哈尔滨等一些大城市。1936年1月,上海曾成立过“中国邮商公会”,因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解体。

1949年前,中国的集邮活动由于受社会和经济不稳定的影响,加上集邮组织的经费自筹,其展既艰难,又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集邮活动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的集邮活动逐步开展,基层集邮组织相继建立。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祖国集邮文化事业一直在健康地向前发展。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

1983年,先后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FIP)和亚洲集邮联合会(FIAP),成为会员国。这是中国集邮文化活动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

1. 集邮组织遍布全国。目前,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成立集邮协会。

地、市、县级集邮协会达2,151个,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集邮协会达21,000个。另有5个全国性集邮组织(中国体育集邮协会、中国石油集邮协会等)。

截至1993年,会员近20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集邮爱好者约为1500万人。

2. 丰富多采的集邮活动。集邮组织根据不同的集邮层次需要,分别组织不同规模、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诸如集邮日、集邮知识讲座、集邮知识竞赛、集邮先进事迹巡回报告、观摩邮集、集邮演讲、集邮征文、最佳邮票评选、集邮夏令营、短期培训、参观访问、邮品交换等。

一些城市已建有集邮活动中心,为集邮者提供各种服务。3. 集邮展览常年不断,向规范化发展。

中国提倡展览以中小型为主,各地集邮组织多结合当地各项中心活动,举办邮展。其形式有竞赛展、观摩展、专题展、纪念展、宣传展、巡回展等。

从1983年到1993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已举办过6次全国性邮展。“93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为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展出邮集246部1049框,文献类展品102部。

同时,应邀展出了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和香港地区集邮家的邮集。展场首次设。

8.全面的邮票收藏知识

收藏投资技巧之邮票进市“四不宜” 1、邮市大热的时候,热门的小型张和其他邮票不宜进,因为过热的邮票都是炒家一炒再炒升价的,时可能暴跌。

2、无人问津的冷票不宜进,冷票是指邮市上价格长期来较低的邮票。因为冷票有它的“致命伤”,或者图案设计不好,如,等,或者票样不合规矩,如,,邮人说像明信片(无齿孔)等;或者有些忌讳,如T72M(图68),1982年5月20日发行,才印115.45万枚,但市价老是低于同年发行的T74M,T79M约50%的价格,而且无多少人问津;或者印数过大,如和106M,是当时印量上千万,超过以前的小型张印量5-6倍多,贪图便宜吃进这些票,很容易压在手上放不出去而只赔不赚。

3、错体邮票不宜进,一般错体邮票因为没有比照系数而价格较贵,最主要是邮市上的错体不少是人为变造的,邮人一般难以识别其真假。即便是真货,其承接力也不是很大,较难脱手。

4、超量发行的邮票不宜进,集邮纪念品纪念张,封,片不宜进,对某种传闻纷纷的邮品没有确定以前(如传言某种邮票因错版收回,某种邮票有政治问题)不宜进。哪些邮品不宜收藏 有的集邮爱好者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求珍求全。

其实,对邮品的收藏,只要精力与财力状况允许,以丰富的“邮识”为条件,实行兼容并包,又何尝不可呢?但是,确实有3种类型的邮品不宜过多收藏。 花纸头是一种穿着邮票外衣,实为仿真邮票的印刷品。

它与普通邮票一样,印有国名、图案、面值,并打有齿孔,一般也盖有邮戳。但是花纸头的面值是虚拟的数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邮资。

这类邮票设计得大都花里胡哨,引人注目,并以铜版纸印刷,容易引起集邮爱好者的购买欲望。所以,对于这类邮票的收藏应慎重。

还有一种金银邮品。这类邮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动辄镶金嵌银,显得雍容华贵,这也成为它的最大卖点。

起初人们看到这类邮品不俗的包装,容易将其与珍邮等同起来,再加之广告上“限量发行”、“流水编号”等字样的大力吹捧,便慷慨解囊。后来随着人们“邮识”的增加,加上该类邮品受到“不得组集参展”的限制,许多人认为把它们存放在家中也不过是占据空间罢了。

另外,商业邮票也不宜多藏。这类邮票的发行国大多是一些非洲国家和欧洲内陆以发行邮票为支柱产业的小国,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印刷精美。

这类邮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大量出口,外销大大超过了内需。这类邮票曾在1996年至1997年间风光一时,但随着邮市走冷,也就逐渐无人问津了。

正确认识专题集邮的珍罕性 在专题邮集中,珍罕性占20分,由此可见,珍罕性在一部专题邮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选题相似的时候,不少评审员更看重的是邮品的珍罕性,而忽视了邮集的思路、创新。

甚至有人认为,5万元以下很难参加国家级邮展,5-10万是镀金奖及以下的层次,10-20万是镀金奖和大镀金奖,拿金奖就要在此之上,仿佛集邮展览变成了金钱的较量,过高的门槛使许多专题集邮者面对邮展望而却步,这将不利于我国专题集邮事业的发展。 目前,人们对专题集邮珍罕性的认识有几个误区: 1. 邮品越珍罕,邮集水平越高。

有些人过分强调了珍罕性的重要,一部邮集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往往取决于邮品的质量。邮集的珍罕性占20分,一部十多万元的邮集可能拿到十七、八分,一部五、六万的邮集也不会少于十一、二分,也就是说其差距是五分左右。

而在其它方面还有80分,只要在其它方面做得更好,完全可以缩小差距,甚至可超越价值高的邮集。在首届全国老年人邮展上,某部邮集以其珍罕的邮品取得了金奖。

这一结果却受到越来越多集邮者的质疑,因为这部邮集所选用的邮品并不切题、邮集的纲要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作为专题集邮者不应该片面看重珍罕性,而还要注意专业知识、集邮知识的积累。

作为评审员更应该客观细致地评价每部作品,使评审结果公正、合理。 2. 邮品越贵越珍罕。

人们习惯使用价格来衡量邮品地珍罕性,数千元以上的邮品才是珍罕,几元、几十元一件的就不是珍罕的邮品。一枚1000多元的金猴却不能说珍罕,因为只要有钱,无论到哪个邮市都能买到。

有些数十年前的邮资机戳、宣传戳虽然只要数十元,但其收集的难度却远高于猴票。邮集的珍罕性固然要体现在邮品的价格上,更要体现在收集的难度上,这才能使集邮者保持不断去寻觅、去追求的乐趣。

3.年代越久远越珍罕。专题邮集中使用大量1900年以前的邮品,使整部邮集的外观充满了古朴、沧桑,人们包括评审员会对此产生好感。

一般说来,年代越久,随着时间的流逝,能流传下来的邮品就会越来越少,如中国的大龙邮票、红印花加盖票等,这些能称为珍罕的邮品。但有些外国早期的邮资封片,发行量巨大,留存下来的数量也很多,国外只要花几美元就很容易买到,而到了国内,被哄抬到数百元甚至更高,这些邮品不一定就是珍罕。

4. 不管题材是什么,珍罕性的要求没有区别。自黑便士发行以来,世界上,已发行了数十万种邮票,假如包括邮戳、邮资封片等,更是数不胜数。

但早期珍罕的邮品往往集中在动植物、雕塑、建筑物、国家元首等,近期的邮品才多种多样。所以,不应该用同一种标准来衡。

关于邮票的专业知识-编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