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实验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
1.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物理实验指导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物理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指导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到伤害。
(2)每次实验课,指导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
(3)学生在进行电学方面实验时,能用安全电压(36V)代替的尽量用安全电压,不能替代时必须向学生说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学生在进行带电实验时,尤其是使用220V电压进行实验时,一旦出现触电、断路、短路的情况,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抢救方法和检查程序,防止意外事故或连锁事故的发生。
(5)在进行力学等实验时,应注意使用的导轨、配重等物品的坠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在进行光学、热学实验时,若使用明火(蜡烛、酒精灯)时,实验完成后必须熄灭火源。
2.物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1)未进实验室时,就应对本次实验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过程及原理,弄清所有仪器的性能。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注意防范。
(2)做实验时,实验设备和电路按要求连接好后,经检查无误,方可进行实验。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的手、物接触电源。
(3)若发生触电现象,首先切断电源,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
(4)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
(5)实验完毕要细心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检查门窗和水电,一切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涉及辐射防护的实验
对于实验室存在辐射安全的,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密封型放射源和非密封型放射性源)和射线装置等。涉辐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实验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学校应当落实辐射装置和放射源的采购、保管、使用、备案等管理措施,规范涉辐废弃物的处置。做好安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涉辐人员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及职业病体检。涉辐实验室管理和操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专项培训。
2.走进化学实验室,要一下所有的知识点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2、粉末状或细晶体用药匙取,必要时可用纸槽送入。操作:a、把试管横放,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到试管口部,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使药品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一横二放三慢竖,防止打破容器。)b、略斜的持试管,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竖起,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一斜二送三直立,防止药品沾在试管壁。)
液体药品的取用:取下瓶塞,倒放桌上,试剂瓶的标签向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靠试管口,倒完后盖紧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若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滴管,注意胶头在上,滴管不要接触反应容器内壁,不要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滴管。
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检查灯芯的高度是否合适,检查酒精量是否为酒精灯容积的1/4——2/3;不能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
加热操作:
a、用酒精灯的外焰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
b、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先预热试管,再把酒精灯固定在放固体物质的部位用外焰加热;
c、加热液体物质时试管应倾斜约45度角,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先使液体均匀受热,再使外焰对准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管口不对着自已和他人。
d、玻璃容器加热时注意:外壁不要有水,不要接触灯芯,不要远离外焰,过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三、仪器的洗涤:
水洗——振荡的方法、使用试管刷刷洗的方法。
碱洗——洗涤油污;
酸洗——洗涤不溶性盐或氧化物。
3.化学专业知识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四、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
4.物理实验员考试内容
新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中规定要研究考法。
研究实验操作考试是研究考法之一。操作考试,过去部分学校搞过,但因为教师监考工作大量,花时多,负担重,实施起来有困难,因此未大面积推广。
我们在了解到过去的实验操作考试工作量大以后,着手调查工作量大在哪里?仔细调查后发现:以前的实验操作考试之所以工作量大,是因为要考核操作的全过程。这样,教师评定花时多,且每位教师监考的学生数不能多。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为使实验操作考试切实可行,应着重考核学生操作结果的正确程度,淡化操作过程。于是把初中物理期末实验操作考试目标定位于操作结果正确与否上。
实验操作包括组装、调试和测量三部分,考也主要考核组装、调试和测量结果的正确与否。这样考,教师可以从操作过程的考核中解脱出来,只需检查操作结果。
把看过程转换成看结果后,一位教师在实验管理员配合下同时可对半个班级学生(约24–28名)进行考核。考试时,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则巡视,对实验操作结果和实验习惯(遵守实验纪律,爱护实验仪器)等进行考核。
每批学生实验操作时间定为10–15分钟,教师在巡视的基础上再花5–7分钟时间进行成绩评定。这样,一位教师在一节课内可以完成一个班级的实验操作考试,无需动员教研组其他教师或课后增加课时来进行。
为了引起学生对实验操作考试的重视,八年级实验操作考试满分为20分,经过八年级两次的期末实验操作考试,学生普遍重视了实验操作,因此九年级实验操作考试满分定为10分,并将实验操作考分计入期末考试总分内,进一步引导师生重视物理实验,落实物理实验教学目标。2、考试内容及日期按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物理教材学生实验共有23个。
每个学期选考其中的两个实验的操作部分,而有关实验的理论、观察、计算等内容均放入笔试时进行。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实验操作考试一为组装和调试“观察水的沸腾过程”的实验装置,要求考生能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并能调节铁圈位置使石棉网位于酒精灯的外焰部分,同时要调节漫度计的位置使玻璃泡既浸没在水中,但又不与容器相碰。
二为正确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至于是连接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由考生自行抽签而定),要求考生能将电路元件组装成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实验操作考试一为“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要求能在光具座上组装和调试实验器材,使光屏上能成放大或缩小(至于是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由考生自行抽签而定),还要求测量像距。
二为“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要求先对天平调试至横梁平衡再进行测量。九年级期末实验操作考试,组装、调试、测量都有更高的要求,在此不列举了。
考试日期一般安排在第十六周左右,此时,一方面本学期的实验已基本完成,另一方面教学还没有进入期末总复习和期末考试阶段,不致过分加重学生负担。3、考试的实施(1)考前三周,公布范围实验操作考试的宗旨是落实实验教学目标。
为了顺利开展实验操作考试,考前三周应公布操作考试范围,包括实验的数量、名称、理论知识、观察要求、操作技能要求、计算要求等。教师根据考试范围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和简单的误差分析等。
与此同时,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并将有关实验器材分成若干组分别放在各个实验桌上,供学生选择使用,以便让学生再做一做。学生进实验室复习实验操作时;教师要加强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应先让学生思考复查后再作指导或指出故障之处,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或排除故障。
(2)考前一周,公布因为实验操作考试旨在引导师生重视实验,所以提前一周向教师和学生公布,使学生能针对作好充分准备,教师可根据前两周的复习,重点抓好个别学生的补缺补差。(3)择点试考,以点带面公布时,选择本区的一所普通中学进行考试,组织全体监考教师前来观摩,对实验操作考试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同时对实验操作考试的、评分点及评分标准的科学性进行论证,并加以完善。
通过几次实施,教师对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及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评分标准的掌握更加统一,评定结果也更为客观。(4)逐点考评,0一1记分考试时,一半学生留在教室里准备,另一半学生进入实验室。
每个考生一张实验桌,按要求进行组装、调试和测量,仅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试卷上。考生操作完毕举手示意,经教师对各得分点逐点考评后,将实验器材复原,然后离开实验室。
操作考试的得分点为10个,评分采用0一1记分法,即正确或操作基本正确得满分,不正确得0分,简便易行。由于事先公布,学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操练,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地通过操作考试,只有少数同学的部分操作结果有错,教师只需在相应的评分栏内作出扣分记载,其余皆作为得分。
这样教师在整场监考中需要及时记录的就少了,便于对每一个学生操作结果作出考评。经本区四年的试行,每一班的考试均能在一节课内完成。
4.考试结果自1992年1月实施期未实验操作考试以来,至今已四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考与不考大不相同八年级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