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经济学要把握什么要点

根据我的体会,这类应试课程的学习,其基本要领有四:1.通过读大纲全书,认真领会其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因为该课作为应试课程。

自考大纲及其统编指定教材是考试出题的最基本依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决不能舍近求远,舍本求末,只顾被一些五花八门的参考书所迷惑。

而应该扎扎实实地研究大纲,通读教材,领悟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和理论要点及其它在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2.抓住理论线索,掌握理论框框架。

该课程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只要能把握其理论脉搏,掌握其理论框架。

是会很快掌握并深刻理解和记住其内容的。而该课程的理论体系可从三个方面或三个角度去把握:(l)理论推导式或图表式;如前面我们分析的三张图表。

(2)目录框架式。即通过通读全书,再回头看前面的目录和每一章节的大小标题即可宏观地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并可把全书由厚变薄,起到点石成金、穿针引线、提纲挚领的作用。

(3)定义修辞式或概念开发式。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或近义文字。

通过研究该名字的字面含义,即可给出其一般的解释。如“商品”,“商品”意为“交换”、“买卖”,“品”意为“产品”,“用品”、“物品”。

所以“商品”的字面含义即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再比如“资本循环”,“循”意为“沿着”、“跟着”,“环”为“圆圈”“圆周”的意思。

因此,“资本循环”的简单字面意思即为“资本沿着圆圈运动一周”,进一步扩展为“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带来剩余价值并回到原点的运动过程”。很多经济学的概念都可通过这种方法来理解和记忆,这样,学习就变成了一种游戏,变得很有乐趣。

3.明确学习五点,以点带面,掌握全局。本书共有十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第一至六章为其基础理论部分;第七、八、九三章为理论应用或理论延伸部分;第十章为理论总结和理论转折(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理论部分向社会主义理论部分的转折)部分。

在这三大部分中,第一部分是重点,二、三部分是非重点。而在第一部分中,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资的直接生产过程(第一至第三章),资本的流通过程(第四章),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或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分割过程(第五、六两章)。

在这三部分内容中,第一部分是重点,后两部分是非重点(但第二部分中的第四章第三节即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和第三部分中的第五章即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等内容则是全书的理论难点)。而在第一部分(即第一至第三章)中,第一、第二两章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因为第一章要回答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史和概貌,要回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研究起点(质资料生产)和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与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规律)。而第二章则要回答政治经济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具体研究起点(商品)并要全面解剖商品这个包含有资本主义全部矛盾的细胞体,而后面所有的概念都可以通过对商品及其二因素的逻辑推导而引伸出来。

如“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由农业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剩余价值”。这个概念的定义告诉我们,地租还是剩余价值,不过是超额剩余价值而已,而剩余价值则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是商品二因素的一种具体外化形式而已。

所以说,这一章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每位考生能够明确全书及各部分的学习重点,那么,以点带面,掌握全书内容,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和轻松。

4、不断重复与复习。对于应试课程来讲,重复是相当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重复可以加深记忆,加深理解,所以,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在重复与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来取排除法,即凡认为并确实是已经牢牢掌握的知识点,就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排除或遗忘,这样,整个复习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把书本不断地从厚变薄的记忆过程。然后,通过章、节、目等主要知识点又把全书由而变厚,恢复或再现其原貌,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把该课程的全部内容牢牢掌握,铭刻在大脑中,烂熟于心。

2.经济学常识是指哪些

⒈商品和商品经济 本部分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三部分内容组成。

商品包括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货币包括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规律包括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把握商品概念还要注意物品和商品转换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除了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定义外,还要明确它们与商品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的非本质属性,因此,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因此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含义不同;同商品的关系不同,在交换过程中二者必须分离,不能兼得,商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必须让渡价值;它们的统一表现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主要是考查使用价值、价值、商品三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当前企业要面向市场、重视产品质量,其经济学依据也在这里。

商品的价值量涉及三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这三对关系是复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一定要彻底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如同商品、价值等概念,都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对于货币的职能,重点把握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要把握:为什么;表现形式,价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流通手段要把握:商品流通:表现形式,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区别。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需要储备的学科知识包括现象、原因、影响、对策以及纸币的发行规律等。 关于价值规律,重点把握价值、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区分决定和影响作用的不同,还需要把握其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交易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内容。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结构调整等热点问题都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部分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两部分内容组成,具体包括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经济 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把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区分公有制与所有制、公有与国有、主导与主体三对概念,虽都是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有重大创新,需要予以特别关注。其中,我国的分配制度也根据十六大精神有所更新: (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要掌握其各点是什么、为什么,这对于我们观察市场经济中的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要能够记忆、理解和应用,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以后, 对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

教材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进行了修改,复习时学生也要注意。 3.企业和经营者 本部分由企业是巾-场的主体和企业的经营者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 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关于企业这一知识点,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容易在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关系上出现偏差: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都是市场主体,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不要误 解为只有企业才是市场主体;正确理解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不要把法人代表误认为“法人”。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同点和共同点,股票价格的公式在教材中虽然是以小字出现的,也要认真阅读,弄清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

要侧重从国企改革的角度去把握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包括改革的重要性、方向、方针、改革进程发展的情况等。另外,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专门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对它的主要职责要有所了解。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上,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把握;宏观上需要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微观上除了教材所说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以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如 扩大规模、面向市场、名牌战略、搞好服务、正当竞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等。 关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基础知识上要把握企业经。

3.经济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

稀缺——scarcity,物品有限,欲望(需求)无限。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免费品——经济品/稀缺品的反向事物。

经济品——economic goods,即稀缺物品或供给有限的物品。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代表人物:凯恩斯)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主要研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规范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这类问题涉及伦理、价值而非事实,因此其答案也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它们只能靠政治辩论和决策来解决,而不能仅仅靠经济分析。(涉及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就归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

实证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对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只要利用分析和经验例证就可以找到答案,那就将这类问题归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

合成谬误——如果你认为对局部来说成立的东西,对总体也必然成立,那你就犯了“合成谬误”。

后此谬误——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犯了所谓的后此谬误。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当你分析一个变量对于经济体系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社会必须寻找市场的规则与福利国家的慷慨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只有在充满热情的同时保持冷静的头脑,经济学才能发挥作用,社会的繁荣和公正才能得到保证。

经济组织的关键问题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是由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一种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市场经济的极端情况,即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

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既带有市场成分也带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所有都是此类)。

在生产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决定如何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它必须在物品不同的潜在组合之间进行选择(生产什么),在不同的生产技术之间进行选择(如何生产),最后还必须决定谁消费这些物品(为谁生产)。

投入——input,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

产出——output,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物品和劳务,它们用于消费或者进一步生产。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PPF代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生产有效率与无效率——当一种物品的产量只有靠减少另一种物品的产量才能增加时,生产就是有效率的。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在稀缺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4.经济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有很多,例如:

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经济学等等。

经济学是一门很现实的学科。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石油价格的上涨还是下跌等等有关经济的每一条新闻无不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它关系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经济学专业着眼于整个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也是其他应用性经济学科延伸的母体。

5.经济专业怎么复习啊

1、全面通读 全面通读即将书再仔细地看至少两遍。

第一遍需要把书进行全面地通读。如果在浏览书的过程中还对某些理论感到困惑或者记忆不详,那就必须赶紧对这部分进行补习。

第二遍需要把握主要的考试内容。这时,一定要把经济学教材的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难点熟练掌握,做到万无一失,必要时可以对主要经济学概念,原理进行重新默写或者重新推导。

提醒大家:通读时要注意:1通读不是浏览,要一字不漏的读;2通读不是不动脑子,要理解思索比较,做笔记;3通读还必须解决一切还不明白的问题,不要留空白;4通读中自己问自己看哪些内容可以形成问答题。 2、依据大纲 依据大纲是要求清楚考试大纲,要做到:1形成知识框架;2分清轻重缓急;3紧紧扣住要求;4不犯主观主义。

也就是说要按大纲要求系统掌握知识,明白编著人的意图,就可以贴近考试要求。 3、熟悉命题 熟悉命题规律有以下几点:1研究历年命题规律;2认真做好几份答卷;3掌握一些解题技巧;4要用经济规范语言。

在学习中应该明确哪些知识点容易形成什么样问题,也就是说每方面知识需要你掌握的深度心中有数,看到题就知道是在检查哪个知识点,不要胡乱答,要经过几轮强化的训练,理解每一个经济学知识点,回答论述题一定层次清晰,表述完整。 4、抓住重点 抓住重点,五部分内容形成经济学体系,但是对学员知识掌握要求各有不同。

备考要注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一定要明确马列主义基本经济原理,要结合实际,特别注意我国社会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西方经济学属于纯理论性的学科,体现专业课程特点,它所包括的知识也基本上是比较模式化的,所以提醒各位考生抓住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育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有关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要清楚。

除了掌握三基之外,本部分学习内容也容易形成大题,要有准备哦。货币银行学要注意其宏观性和体系性,应该说宏观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是必须掌握的,具体业务操作了解一下也就行了,在备考上主要是基础题,辨析题和综合题。

财政学也是经济学分离出的,是与微观经济有关,其定性与定量分析要掌握,学会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和建立一定的数量经济模型,能够结合最新经济形势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通过五个部分能够把整个经济学原理的前后概念和相关原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学理论大厦。

6.经济学基础知识

本门课程的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分七章,这七章的内容结构是: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发展以及研究对象等内容。

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以及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等内容。中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征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等内容。重点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生产、实现理论和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资本的运行。包括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等内容。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等问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运行基础,调控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内容。

第七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等内容。

经济学专业知识点-编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