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膜基础知识 超基础

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有时称为细胞外膜或原生质膜。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各成分含量分别约为50%、42%、2%~8%。此外,细胞膜中还含有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等。

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运行。但是细胞 必须与周围环境发生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能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因此细胞必须具备一套物质转运体系,用来获得所需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据估计细胞膜上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蛋白占核基因编码蛋白的15~30%,细胞用在物质转运方面的能量达细胞总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 原始生命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是生命物质外面出现了一层膜性结构,即细胞膜。细胞膜位于细胞表面,厚度通常为7~8nm,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它最重要的特性是半透性,或称选择透过性,对进出入细胞的物质有很强的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系统总称为生物膜(biomembrane),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 细胞膜又称质膜(plasmalemma),是位于原生质体外围、紧贴细胞壁的膜结构。组成质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类,以及少量的多糖、微量的核酸、金属离子和水。在电子显微镜下,用四氧化锇固定的细胞膜具有明显的“暗-明-暗”三条平行的带,其内、外两层暗带由蛋白质分子组成,中间一层明带由双层脂类分子组成,三者的厚度分别约为2.5 nm、3.5 nm和2.5nm,这样的膜称为单位膜(unit membrane)或生物膜(biomembrane)

见百科有更详细的

2.皮肤的专业知识

斑的分类

1、活性斑:由酷胺酸酶活跃,造成性质不稳定,受外界光照及内分泌等因素影响,颜色深浅会变化,可祛除,常见的有:黄褐斑、日晒斑、妊娠斑、黑斑。

2、定性斑:性质稳定,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旦祛除原有部份不会再长出来,常见的有:遗传斑、雀斑、老年斑、色素痣。

色斑特点:

1、雀斑:与遗传有关,3%与常染色体与血液有关,日晒后颜色加重,分布为点状彼此孤立存在,直径不超过0.5公分,常分布于脸颊、手部与肩部,在5-7岁开始出现,不能根除只能淡化;

2、黄褐斑:又称蝴蝶斑、肝斑,呈现淡褐色,呈片状,斑片大小不等,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不高出皮肤,常见于面部,对称于两颊,主要原因跟内分泌、女性荷尔蒙失调有关;

3、妊娠、晒斑:后天因素,由紫外线造成,形成大小不规则;

4、黑斑:金属斑、反弹斑,后天形成与化妆品有关,长期使用彩妆或重金属化妆品,含铅、汞,可以根

5、老年斑:自然老化,生理下降,代谢迟缓造成,形状大多高于皮肤,一般在脸部、手部。

长斑的五大原因:

1、外因:紫外线照射,使用不良化妆品,外界刺激擦伤;

2、内因:内分泌失调:

A、怀孕引起的酷胺酸酶活路,导致黑色素沉着;

B、酸碱失调体质偏酸会导致新陈代谢缓慢,引起色素沉着;

C、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新陈代谢减慢、导致斑点。

3、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神经功能紊乱、肾上腺皮脂功能下降,会导致栈胺酸酶活路、以致色素沉着。

4、光效反应:

A、抗生素药、避孕药易吸收紫外线;

B、食物:贝壳类、海藻类;

C、植物:柑桔科、桑科易吸收紫外线。

5、疾病:

A、肝肾功能不全、造血功能差、气血不足、血液循环减慢、代谢不良;

B、糖尿病会使整体细流功能退下,也会使代谢减慢;

C、甲状腺分泌过多、甲亢会令栈胺酸酶活路,使色素增加;

D、皮肤病或暗疮、粉刺引起色素沉着;

E、老化会引起新陈代谢机能降低。

鱼尾纹长斑:甲状腺免疫力必低

眼下长斑:女性荷尔蒙失调、子宫疾病、流产次数过多或吃避孕药;

脸颊长斑:肝脏虚弱、紫外线照射、失眠现象;

嘴角周围长斑:子宫卵巢及妇科疾病;

颈部:香水过敏引起;

发际:内体或染发导致,肝脏功能不好。

眼部皮肤的特征

1、皮肤薄,只有面部的四分之一,没有皮脂腺和汗腺分泌,不会分泌油脂,缺油易干燥;

2、真皮层由疏松的结蒂组织:对外界刺激易敏感,易产生血液循环不良;

3、丰富的微血管和淋巴神经组织:对外界刺激易敏感,易产生血液循环不良;

4、每天眨眼次数1-2万次,易造成眼部疲劳,易出现皱纹。

眼部问题产生:

1、黑眼圈的形成原因:

A、贵传因素:黑色素易沉积;

B、眼部淋巴血液循环形成代谢不良,导致血液瘀积在眼中;

C、因长期熬夜或过敏性体质、情绪不好;

D、月经期贫血,肝脏性疾病;

E、日常习惯:俯睡或蒙头大睡会给眼部组织造成压力;

F、使用劣质化妆品,令皮肤产生慢性中毒,即铅汞中毒。

2、眼袋的产生:

A、水肿性眼袋:后天形成;

B、脂肪性眼袋:先天遗传;

C、淋巴循环:代谢不好、水份囤积;

D、老化眼轮,眨肌眼眶膜退变、松驰、下眼脸脂肪移位下垂;

E、日常习惯:食用含盐量过高的食物或使用含高油量配方的化妆品,喝酒、抽烟、熬夜等

3.全身排毒的专业知识

1.晚上9-11时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

因此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睡眠时间与排毒知识

2.晚间11-凌晨1时,肝的排毒,肝脏就像是个大型的“垃圾处理器”,夜以继日地为我们的身体“解毒”,有些人因为疲劳、工作压力大而影响肝脏的排毒能力,无法正常及时排出毒素,滞留在体内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健康。另外,肝脏有毒素会让人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以及偏头痛, 脸部的两侧长痘痘,痛经等症状。

需在熟睡中进行,平日多摄取青菜、纤维等食物,不太需要吃过多的补品、药物或是保健食品,以免因摄取过量无法消化而累积更多毒素在体内。减低疲劳压力而影响肝脏的代谢,平日可增加维他命B群、绿色食物与苦蓟草的摄取,有助于恢复肝脏正常的新陈代谢。

睡眠时间与排毒知识

3.凌晨1-3时,胆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睡眠时间与排毒知识

4.凌晨3-5时,肺的排毒。

睡眠时间与排毒知识

5.半夜至凌晨4时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睡眠时间与排毒知识

6.凌晨5-7时,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睡眠时间与排毒知识

7.凌晨7-9时,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最好早吃,在7时半前吃完,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早上九、十点钟吃都比不吃好。

睡眠时间与排毒知识

4.代谢废物跨几层膜,直至排出体外

此类题首先要明确物质由始直终要穿过哪些结构,每个结构的膜是几层,就好做了.特别是膜的层数,需要牢记,比如线粒体叶绿体是双层膜,核糖体中心体无膜等,这些容易错.

比如这个题,先明确葡萄糖要穿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再穿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进入肝细胞合成糖原,所以要穿过的膜就有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进细胞穿一次,出去穿一次,所以就穿了2层了,再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液,就穿了4层了,到达肝脏后,再一次穿过毛细血管壁出来进组织液,穿了6层了,再进入肝细胞穿1层,就穿7层了.

5.糖类脂类代谢有哪些穿膜方式,分别联系什么代谢过程(生物化学)

先从糖代谢说起吧,我主要参考大生化第3版 王镜岩教授主编,当然也会参考其他书,我会再后面标出。

糖的摄入:同向协同转运(小肠上皮细胞);易化扩散(动物体内大多数细胞);基团转运(微生物特有的,参考周德庆教授的微生物教程。以 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为能源,直接磷酸化单糖);胞间连丝(植物特有,参考李合生教授的植物生理学和潘瑞炽教授的植物生理学,蔗糖在进入筛管时会被修饰成棉子糖或水苏糖,促进蔗糖运输)。

糖酵解:该过程在细胞基质中发生,不涉及转运。TCA循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同向协同运输(和氢离子)。

氧化磷酸化:糖酵解时产生的NADH进入线粒体基质,分为3-磷酸甘油途径(脑和骨骼肌)和苹果酸途径。ATP的运出:反向协同转运(ATP/ADP转运体,消耗质子梯度)磷酸戊糖途径:细胞基质中的反应,不涉及运输。

糖异生:丙酮酸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和TCA循环一样。但生成的草酰乙酸出不去,于是变成天冬氨酸后再转运到基质。

注意,糖异生最后一步的磷酸葡萄糖磷酸酶存在于内质网膜上。脂代谢摄入:游离脂肪酸自由扩散到细胞内,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胞吞进入细胞。

贝塔氧化:中短链的脂肪酸直接扩散进入基质,长链脂肪酸可以在过氧化物酶体中变成中短链脂肪酸,也可以通过脂酰肉碱转位酶的作用下进入线粒体。脂肪的合成:起始于光面内质网,磷脂类止步于此;鞘氨醇也在内质网上合成。

而糖脂和鞘磷脂则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转运方式为出芽和膜融合。

就写这些了,希望对你有帮助。有疑问可以继续问我,谢谢。

6.皮肤的专业知识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鑫淼图文 课程大纲•皮肤的基本知识•皮肤的结构•皮肤的作用•皮肤的分类•护肤程序皮肤的基本知识•皮肤是人体最外、最大的器官,也是机体第一道保护屏障•手掌、脚掌皮肤最厚(约3~4mm);眼皮最薄(约0.5mm)•成人皮肤表面积约1.5~2m2,重量约为4kg,水分含量占人体的1/3皮肤的基本知识–皮肤的表面形态:a.肉眼可看到皮肤表面有无数凹凸的毛孔、隆起的皮丘、下陷的皮沟b.皮肤表面有许多下陷的皮沟,皮沟将皮肤划分为许多隆起的皮丘。

c.皮沟、皮丘以及毛孔的状态决定了皮肤的粗细皮肤的基本知识—皮肤的颜色•皮肤的深浅由黑色素决定•皮肤呈现黄色是由胡萝卜素和角质层的厚度决定的•皮肤呈现红色是由表皮的厚薄、毛细血管的多少和血红素决定的皮肤的结构•三大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四小层—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四大附属器官:毛发、指甲、皮脂腺、汗腺皮肤的结构皮肤从外到内可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皮肤的结构–表皮层:从外到内可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表皮层—角质层薄角质片组成,能抵御外界刺激;该层细胞已死亡,应随新陈代谢脱落。角质层的作用:保护作用,防止外来伤害防止过多水份进出吸收少量的紫外线表皮层—颗粒层、有棘层颗粒层有棘层由1~2层无核细胞排列构成的薄膜,是皮肤的防御带,有反射光线的小颗粒由1。

7.美容专业知识1,皮肤结构有哪三层

1、真皮

真皮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纤维、基质构成,并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附属器及其他细胞成分。

2、表皮

表皮位于皮肤最外层,为角化复层鳞状上皮,由外胚层分化而来,皮肤附属器借此发生。表皮包括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及梅克尔细胞。

3、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是皮肤以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连接皮肤与肌肉,常称为浅筋膜。皮下组织介于皮肤与深部组织之间,使皮肤有一定的可动性。

扩展资料:

表皮层的功能

1、屏障功能

(1)致密的角质层可缓冲外来的机械性损伤

(2)皮肤角质层细胞紧密排列,角质层含水量少,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还能机械性地抵御微生物的侵入

(3)表皮中的非角质细胞——黑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能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起到光防护的作用。

2、吸收功能

皮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吸收:

(1)角质层(主要途径)

(2)毛囊、皮脂腺

(3)汗孔

皮肤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也是经皮吸收皮肤局部用药治疗的生理基础。

3、免疫功能

皮肤既是免疫反应的效应器官,又具有主动参与启动和调节皮肤相关免疫反应的作用。皮肤中含有多种免疫细胞成分和免疫分子成分,表皮中的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对侵入的外源性物质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参考资料:

表皮——百度百科(科普中国认证词条)

代谢膜的专业知识-编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