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案外人)在执行程序中可以采取的救济路径有哪些,即具体期限、具体救济方式是如何规定的,本文将就此进行展开,同时希望通过此文,能够让当事人,尤其是案外人,在自身权益因执行受到侵害后,可以更加清楚知晓如何进行有效救济。

一、针对执行行为的救济路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含案外人均可以采取):

(1)路径说明: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含案外人),针对执行行为提出书面异议的,若申请被驳回,可以申请复议。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出期限,避免逾期,而导致的无法救济。

(2)法条索引: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

第二百三十二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六条第一款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编者注:民诉法修正后对应是第232条)规定提出异议的,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但对终结执行措施提出异议的除外。

二、针对执行标的的救济路径(案外人可以采取):

(1)路径说明:

案外人针对法院对执行标的执行提出异议的,若申请被驳回:①如果认为是原来作出判决、裁定有误的(如判决、裁定裁决该标的属于被执行人或者裁决执行拍卖处理该标的的),案外人可以向作出该判决、裁定的法院申请再审。②如果原来判决、裁定无关,是因为法院执行错误原因造成的,案外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③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出期限,避免逾期,而导致的无法救济。

(2)法条索引: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

第二百三十四条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六条第二款 案外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编者注:民诉法修正后对应是第234条)规定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指向的执行标的执行终结之前提出;执行标的由当事人受让的,应当在执行程序终结之前提出。

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四百二十一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案外人对驳回其执行异议的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执行异议裁定送达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