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高考音乐专业的常识知识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舞剧: 一.〈天鹅湖〉 二.〈胡桃夹〉 三.〈睡美人〉莫扎特的三大交响曲: 一.〈第三十九交响曲〉 (降E大调) 二.〈第四十交响曲〉 (g小调) 三.〈第四十一“丘比特”交响曲〉(C大调)莫扎特的三大歌剧: 一.〈费加罗的婚礼〉 二.〈魔笛〉 三.〈唐璜〉普契尼的三大歌剧: 一.〈托斯卡〉 二.〈蝴蝶夫人〉 三.〈艺术家的生涯〉威尔弟的四大歌剧: 一.〈弄臣〉 二.〈阿依达〉 三.〈茶花女〉 四.〈游吟诗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一.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二.门德氽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三.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四.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五大钢琴协奏曲 一.贝多芬的(降E大调) 二.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三.拉赫玛尼诺夫的《C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四.舒曼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 五.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六大交响曲: 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 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 三,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b小调交响曲) 四,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五,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第六交响曲) 六,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2.高中生必备音乐常识
1 高中音乐新课程与高中生音乐审美心理 高中音乐新课程最重要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审美心理因素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在教学中与之相关的主要问题有: 1.1缺乏对高中生审美趣味的关注 音乐的美育功能主要是为了丰富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参与这一心理体验过程。 1.2缺乏音响感知的基础 音乐鉴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需要审美主体有捕捉审美对象的所蕴含的审美信息的能力。
只有当人的听觉器官从纯生理器官上升到审美器官的高度,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能感受音乐美、体验音乐美的人。 2 影响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成因分析 据统计81%的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接近高雅音乐,了解古典、民族音乐,并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课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儿,我分析了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反思了音乐教育存在的误区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2.1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大多数学生只注重音乐的娱乐功能,以放松精神,消遣娱乐为主,在选择音乐听赏上只喜欢合乎自己口味的音乐,这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喜欢歌词直白,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而对古朴含蓄、有深刻内涵的音乐表现出抵触情绪。
2.2被动学习音乐的态度 大多数高中学生音乐基础薄弱,音乐素养不高,他们连最普通的音乐常识都不知道,有些人甚至连音乐家和歌手都分不清,他们感到教材内容陈旧,不时尚,与现实生活有距离,再加上平时接触少,所以对音乐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2.3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近几年虽然音乐在我省被列入高考科目《基本能力》中,但由于所占分值较少,自然相对于其它科目,对它的重视度不够。
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不重视成了学生渐渐远离音乐的助推剂。 2.4社会流行音乐的冲击 大多数学生课堂外接触音乐的渠道是大众媒介,在音乐的听赏上缺乏正确引导。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音乐在社会媒体中受关注的程度已不言而喻。这样的社会氛围以及学生盲目的跟随时尚,必然会干扰学生在学校的音乐学习,起到相当程度的负面效应。
2.5家庭缺少音乐氛围的熏陶 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比学校其他学科的学习更为明显。父母对音乐的喜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3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对策 如何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鉴赏能力的爱好者,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怎样改变传统灌输式的鉴赏教学模式,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增强鉴赏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在这里主要阐述以下几点策略: 3.1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 利用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这种心态,积极而适当地引导他们学习和体验音乐,在教学中,应关注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流行音乐,吸收流行音乐中有益的元素,运用于教学之中,将有益于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提高。
(1)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辨别能力 教学中我们以音乐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帮助学生分析当前他们喜爱的流行音乐特征,学生在音乐兴趣中会主动获取音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在评价中培养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2)感受体味音乐与诗的结合 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和文学完美的结合,可以把一些诗词,散文拿来,提供几段可选择的音乐,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音乐来进行匹配。
在课堂中给学生施展的空间,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配乐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3)以流行音乐为切入点,找到联接民族音乐的纽带 流行音乐与我们的民族音乐之间有不少相似点。
就民歌而言,很多流行歌曲的素材来自于民歌;有人说流行歌曲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当代的城市民歌;民歌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表达爱情的,而流行音乐中绝大部分是以爱情为题材的;现在流行歌坛出现了一些歌手用通俗唱法演唱民歌的现象,是民歌演唱的另一形式的体现。 3.2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变换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更好更完美地鉴赏作品,这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1)关注内心情感的体验式教学 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心弦的艺术形式。
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情感是最丰富、最内在、最复杂的抽象物。 (2)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辅助式教学 高中音乐鉴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
尽管高中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积累和理性认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增强,但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对音乐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频、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
(3)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化的教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个性特长,让。
3.音乐基础知识
1.乐音体系 音乐:通过生动的艺术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忧伤。它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它是世界上人们共同的语言。* l# z4 Z$ c; y( z” j2 i9 s+ I9 H 音乐语言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
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节拍是指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快与慢。 力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强和弱。
音区是指人声或乐曲在某个作品中的音域范围。通常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音色是指不同人声或乐器在音响上的特色。 和声现代是指音的同时结合及其连续进行。
调式是指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其中的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该体系即称为调式。 调性是指调式所具有的特性。
乐音:振动规则,听起来高低明显的音。 噪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高低不明显的音。
乐音体系:音乐中使用乐音的总和。 音级:乐音体系中各个音叫音级。
它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半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相邻两个键的音高关系为半音。
全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键音高关系为全音。 音名:音的名称。
用C、D、E、F、G、A、B表示。 唱名:唱谱时使用的名称。
用do、re、mi、fa、sol、la、si来唱。 音组:七个基本音级循环重复,产生了许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于是可以分成若干个组,这些组称为音组。
音律: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高度。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另外还有纯律和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基音和泛音:琴弦振动发音时,不仅全弦振动,它的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动发音。
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即听得最清楚的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动产生的音,不易听清楚,叫泛音。 音域:指乐音体系、人声、乐器或某首作品的音 高范围。
2.节奏与节拍 节奏:组织起来的长短关系叫节奏。 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节拍: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的交替出现。 拍子:表示节拍的单位叫“拍”,将“拍”按照一定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小节:计算乐名、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单位。(拍是组成小节的基本单位)。
小节线:乐谱中强拍之前垂直于五线谱的线称“小节线”。 段落线:乐曲分段时用“!!”。
结束线:乐曲结束时用“!”。 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
拍子的种类:1、单拍子:每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 2、复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单拍子的组合。
3、混合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单拍子的组合。 4、变拍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
弱起:乐曲不在强拍开始叫弱起。 切分音:一个音从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后面较强部分,这个音就叫“切分音”。
节奏的特殊划分:1、三连音:将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三部分。 2、五(六、七、九)连音:将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五(六、七、九)部分。
3.音程 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 旋律音程:两个音先后奏响叫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两个音同时奏响叫和声音程。 冠音、根音:音程中,高的音称冠音;低的音称根音。
音程的度数: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含线与间的数目叫度数。 音程的音数:音程中所包含全音和半音的数目叫音数。)
自然音程:纯音程(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大音程(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小音程(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叫做“自然音程”。 纯一度:音数为0的一度。
小二度:音数为1/2的二度。 大二度:音数为1的二度。
小三度:音数为1 1/2的二度。 大三度:音数为2的三度。
纯四度:音数为2 1/2的四度。 增四度:音数为3的四度。
纯五度:音数为3 1/2的五度。 减五度:音数为3的五度。
大六度:音数为4 1/2的六度。 小六度:音数为4的六度。
大七度:音数为5 1/2的七度。 小七度:音数为5的七度。
纯八度:音数为6的八度。 变化音程:除增四度和减五度,一切增、减、倍增、倍减音程都叫“变化音程”。
增音程:大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时,叫增音程。 减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减少半音时,叫减音程。
倍增音程:增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时,称为倍增音程。 倍减音程:减音程减少半音时,称为倍减音程。
单音程:不超过八度音程叫做单音程。 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复音程。
等音程:两个音程孤立听时,音响效果相同但写法和意义不同的音程叫等音程。 音程的转位:音程根音与冠音位置的互换。
音程转位的规则:1、转位音程的度数=9-原音程的度数;2、纯音程转位后仍为纯音程;3、大音程转位后成为小音程;4、小音程转位后成为大音程;5、增音程转位后成为减音程;6、减音程转位后成为增音程;7、倍增音程转位后成为倍减音程;8、倍减音程转位后成为倍增音程;9、增八度音程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减八度;倍增八度音程转位后应是倍减八度。 协和音程:1、极完全协和音。
4.求音乐专业知识
音乐的体裁
体裁——作品的存在形式。(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等;音乐的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等。)
现把音乐众体裁分为两大类:声乐体裁、器乐体裁。
声乐体裁:清唱剧、歌剧、音乐剧、弥撒和安魂曲、合唱、齐唱与重唱、康塔塔、牧歌、声乐套曲和组歌、艺术歌曲和浪漫曲、小夜曲、摇篮曲和船歌、宣叙调和咏叹调等。
器乐体裁:奏鸣曲和交响曲、交响音乐和交响诗、音诗、音画、协奏曲、套曲和组曲、前奏曲和序曲、夜曲、幻想曲、随想曲和狂想曲、军乐和进行曲、圆舞曲、变奏曲、改编曲、创意曲、叙事曲、谐谑曲、幽默曲、练习曲、托卡塔、重奏和独奏曲等。
清唱剧
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体裁。包括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及管弦乐等,其中合唱占主要地位。我国亦称之为“大合唱”。清唱剧16世纪末源于罗马,最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后也用世俗题材,现代作曲家则常用来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
康塔塔
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体裁。17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最初是一种独唱或重唱的世俗叙事套曲,以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组成。中叶传入德国,而发展成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套曲,题材为世俗或《圣经》故事。这种康塔塔与清唱剧的形式相似,只是规模较小,内容偏重于抒情,故 事内容较简单,现代作曲家常用此体裁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在我国也把有康塔塔称为大合唱的。
弥撒曲
天主教堂所用的复调风格的声乐套曲。主要是合唱,也有重唱与独唱,17世纪前为无伴奏清唱曲。有普通、特别、安魂、婚礼、主教等弥撒类型。其中普通弥撒曲用途最广。一般分为六个乐章:“天主矜怜颂”、“荣福经”、“信经”、“三呼圣哉”、“祝福经”、“羔羊经”.
牧 歌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世俗歌曲。14世纪时的牧歌是由田园风的独唱歌曲演变而成, 歌词多以爱情或自然景物为题材。16世纪的牧歌则由一种名为“伏罗托拉”的多声部复调歌曲演变而成,为无伴奏合唱曲。此种体裁的牧歌完全,区别于 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因后者是属牧民们放牧是唱的、具有山歌性质的歌。
5.音乐知识的重点有哪些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音乐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音乐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 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 2. 掌握音乐的分析方法; 3. 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 4. 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