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古专业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

考古专业需要具备以下专业知识:

1. 首先需要了解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学、古文字学和铭刻学等;有的是按所用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分的,如航空考古学、水下考古学等。

2. 还有掌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三大方面。

3. 需要有专业的考古技巧(1).考古修复。(2.)考古年代测定(3.)遥感考古(4).考古发掘(5)洛阳铲。

补充:古学是通过发掘和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传统上,考古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但是它越来越独立,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考古学家与只研究历史记载的历史学家不同,他们通过研究远古人类的遗留物,对没有历史记载的史前文化也进行研究。考古学家致力于探索人类文化的起源。

2.考古学专业知识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系,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考古为标志的近代考古学传入我国。勇开风气之先的北京大学,1922年即在国学门(后改名文科研究所)成立了以马衡先生为主任的考古学研究室,外聘罗振玉、伯希和等为考古学通信导师。1934年,马衡先生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改由胡适先生兼任考古学室主任。1946年北京大学由于日本侵华而南迁8年之后返京,成立了以向达先生为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思永、裴文中先生为导师,开始招收考古研究生。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支持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苏秉琦先生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聘请郑振铎、裴文中、夏鼐、林耀华、郭宝钧诸先生为兼任教授。1983年7月11日,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议决定,考古专业从历史系分出而独立建立考古系,任命宿白先生为第一任系主任,这是考古学系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1988年,严文明任系主任,考古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高校重点学科。同年设立博物馆学专业,并开始招生。1992年,李伯谦任系主任,考古系与历史系共同建立的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始工作。 1998年北京大学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办学成立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李伯谦出任第一任院长。2000年,高崇文任第二任院长。考古系现设考古学和博物馆学两个专业,本科生设立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古代建筑四个研究方向,有旧石器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博物馆学四个教研室和陶瓷考古研究所、第四纪年代学测定实验室、技术室、文物保护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教学科研机构,并在国内建有辽宁营口金牛山、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湖北天门石河镇、山西曲沃曲村、北京房山琉璃河和四川忠县甘井沟6处考古教学实习基地。1983年,北京大学的考古教学和学术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就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正式成立。2000年,考古学系与国家文物局合作办学,改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2002年正式成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高崇文任第一任院长。考古文博学院现有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12人,讲师9人。另有客座教授2名,兼职教授2名。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每年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30-40人,硕士研究生15-20人,博士研究生8-10人左右,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人左右。另每年接收进修生、进修教师3-5人,访问学者3-5人,并不定期招收不同方向的大专班。现共有不同层次的学生200余人。截至目前为止,考古学系已培养出各类毕业生约1500余人,接纳了前苏联、越、日、韩、美、英、德、法、意、挪威、瑞典、丹麦、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墨西哥、斯里兰卡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近200名,将中国考古学推向世界。同时,我系曾先后邀请美、英、日、韩等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学者前来讲学,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访问、讲学、合作研究50多人次,派出留学生、进修生8人。并开始同美、日等国学者合作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90年代以来,还召开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通过这些交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我系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促进了学科建设。

3.做一名考古队员应有哪些专业知识

首先,你的学好基础知识,考古学的基本课程有,考古学概论、通论、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和宋元明考古。

除此之外,还有田野考古、文物学概论、古文字学、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外国考古、文化地理学、科技考古学概论、文物保护概论。这些都是接触的。

看《考古学通论》(南京出版社)和《田野考古方法论》,这些都是基础课,书在网上可以买得到。新旧石器等分段的书籍大体都讲得差不多,你可以买些资料看看,另外如果能弄到大觉报告和考古期刊都是对考研有帮助的。

4.做一名考古队员应有哪些专业知识

首先,你的学好基础知识,考古学的基本课程有,考古学概论、通论、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和宋元明考古。

除此之外,还有田野考古、文物学概论、古文字学、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外国考古、文化地理学、科技考古学概论、文物保护概论。这些都是接触的。

看《考古学通论》(南京出版社)和《田野考古方法论》,这些都是基础课,书在网上可以买得到。新旧石器等分段的书籍大体都讲得差不多,你可以买些资料看看,另外如果能弄到大觉报告和考古期刊都是对考研有帮助的。

5.考古需要哪些知识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地层学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

考古地层 文化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地层层序律——新的在上,老的在下。

文化层的划分: 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 地层关系: (1)、叠压关系 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2)、打破关系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3)、共存关系 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相对共时)。

考古类型学 1、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

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2、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

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3、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

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 型石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

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

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 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

如I式瓶、II式鼎等。 4.器物组合与分期考古区系类型论 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目的在于建立诸考古学文化(尤其是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文化区: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

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 2.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指的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

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 3.文化类型: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

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编辑本段考古学的年代与分期年代的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

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 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

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做成或废弃的具体时间。 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

分期方法 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 中国考古分期展阶段的分期法。 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

艾伦.布朗)——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

G.基耶里克。

6.考古专业

四川有四川大学开设考古专业考试科目有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③考古学通论复试科目:考古学综合参考书: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纲》1991年修订(上、下)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版。西南民族大学①政治②英语或日语③历史学专业基础复试科目:博物馆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民俗学基础2、写作参考书:《历史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重庆也有两所西南大学①政治理论②英语或日语③历史学专业基础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中国古文字学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考古学概论;2、先秦秦汉史参考书:《中国古文字学基础》 朱顺龙、何立民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2004年版重庆师范大学①政治②英语③考古学通论参考书:《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7.考古专业的学习什么专业知识,最好考古专业的回答

考古学基本理论: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思想史、旧石器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外国考古学史。

技术知识:田野考古学、考古摄影、考古绘图、考古测量、文物保护技术 跨学科补充:民族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古文字基础、体质人类学、古病理学、古人种学、骨化学考古、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环境考古学。 区域考古:如东北考古、渤海高句丽考古、日本考古、西亚考古等 专门考古:如建筑考古、陶瓷考古、佛教考古等 文博知识:文物政策法令法规、文化遗产学。

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以上以吉大考古系为例,每个学校开设的具体课程有所不同,但都有基本理论课程。

8.求考古必备入门知识

研究范围 史前考古学史前人类遗迹、遗物基础用考古学方法来研究当时文化面貌、经济形态、社会生活和分期断代同时还要结合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研究方法来复原自环境变迁、人类体质发展和社会组织变化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考古上应用分期断代提供更具体论据 史前考古学出现突破宗教传说和文献记载局限性空前地延长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人类和古猿分化制造工具标志劳动具体象征史前人类发展从低级高级直文字出现至少经历了二、三百万年历程由于历史发展平衡史前时期下限也颇致象美索达米亚和埃及早公元前3000年进入历史时期国前16世纪商代已出现阶级国家,欧洲古典时代开始于前6世纪有些地区史前时期则延续时间更长新大陆美洲晚16世纪大洋洲晚18世纪叶些地区殖民主义者入侵前统属于史前考古学研究范畴 研究简史 有关史前传说古文献里也有所反映 例前8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赫西奥德《劳动与时令》诗篇里便把人类发展划分成黄金、白银、青铜、英雄和铁5世纪;国东汉袁康所撰《越绝书》也把人类使用工具分成石、玉、铜、铁4阶段,些只根据古代传说而产生推理叙述至于从考古学上得科学认识从19世纪开始1836年丹麦学者C.J.汤姆森提出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分期奠定了史前考古学研究基础1865年英国学者J.卢伯克又把石器时代划分成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1868年法国考古学家G.de莫尔蒂耶用考古学方法欧洲旧石器时代文化进行分期来经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补充修改直今天还沿用1892年英国学者A.布朗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划分了过渡期称之石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过渡期于史前考古学时代划分基本齐备国史前考古学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特别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来史前考古学基本上填补了时代和地区上空白取得空前成绩 旧石器时代 时代人类开始出现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标志人类体质具有原始特征遗存与若干绝灭动物共存,其地质时代属于更新世,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至万年前止旧石器时代时间长占人类历史99.8%至于所谓其前尚有曙石器时代或木器时代等提法都缺乏事实根据旧石器文化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由于地域和时代同文化面貌存相当大差异因而有许多同文化和分期关于旧石器时代划分般采用两分法或三分法即下部旧石器时代、上部旧石器时代或早期、期、晚期者划分与人类体质发展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3阶段相适应 漫长时间里无论人类体质还文化都从低级高级逐步发展象火使用石器工艺改进,骨、角、蚌器应用,艺术作品出现及意识形态发展等充分反映从人类出现伊始便同大自艰苦斗争断地改造世界而获得生存和发展欧洲旧石器文化发现丰富文化系统和分期断代比较清楚早期遗存有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当文化;期遗存有莫斯特文化勒瓦娄哇文化;晚期遗存有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等其有些文化还影响北非和西亚国也同样有丰富和自成系统旧石器文化遗存早期遗存有蓝田人文化、北京人文化、观音洞文化;期遗存有丁村文化;晚期遗存有峙峪文化、山顶洞文化、小南海文化等美洲和大洋洲也都有旧石器文化均属于晚期遗存 石器时代 也有人称其续旧石器时代其地质时代已进入全新世属于冰期此时欧亚大陆气候转暖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显著同人类依过着采集渔猎生活使用打制或琢制石器磨制石器还没有出现文化面貌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有类似之处过地域性色彩更加浓厚地海沿岸心石器诸文化分精石器文化和粗石器文化两大群前者几何形细石器代表属于采集渔猎文化象欧洲阿齐尔文化、塔德努瓦文化,均几何形细石器主体,用三角形、半月形和梯形石刀镶嵌骨木柄上作复合工具使用国石器文化发现多沙苑文化和灵井文化也都细石器特征从细小石核上剥下石叶般缺少加工与前述几何形细石器有显著同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距今1万年前,延续时间平衡例西亚公元前9000年已出现磨制石器向新石器文化过渡欧洲和亚等地也有延续前3000年左右丹麦埃泰博勒文化属于石器时代残存文化其晚期出现磨光石器和陶器受了南欧新石器文化影响还保留较原始状态 新石器时代 时代基本特征农业、畜牧业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纺织出现严格地讲时已从依赖天赏赐过渡生产经济阶段由于农业和畜牧业新石器时代产生标志因而当出现陶器前阶段也有人称之前陶文化或原新石器文化从世界范围来看地理和时代因素非常强烈象旧大陆和新大陆无论文化面貌、经济基础和生产手段等方面都表现了显著差异分成同地区和群体旧大陆生产经济基础新石器文化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带所谓肥沃半月形地带代表前9000~前7000年前陶文化开始栽培小麦、大麦,饲养狗、绵羊和山羊,采集渔猎仍占较大比重已形成半稳定性小规模聚落使用嵌镶几何形细石器镰刀、半磨制石斧、琢制石容器还没有出现陶器前7000~前6000年前期文化农业、畜牧业已经确立成主要经济来源磨制石斧普遍使用开始制作深钵形圜底陶器前6000~前5000年期文化阶段发明了彩陶和纺织技术人形陶偶增加作家畜牛也开始出现前5000~前4500。

考古的专业知识-编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