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条文千千万,但使用频率高的也就其中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其他出现频率极低的法条,可能这辈子都用不到、也不用见到。就像茫茫人海一样,全人类的数量确实极多,但能在你生命中出现的、与你产生交集的又有几人呢?

因此,笔者结合自己有限的经验,根据法条的使用频率,筛选了一些在民事诉讼中,关于证据方面经常使用到的法条,供我们一起高质量的掉头发和常看常新,愿这些常用的关键法条能让你更有力量。当然,也欢迎你作进一步补充,以便我们共同完善常用法条的工具箱。

《民事诉讼法》第66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民事诉讼法》第67条第1款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68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2条第1款 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3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五)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的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第五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4条 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进行质证,并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说明和辩论。

能够反映案件真实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条  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8条  当事人收到对方的证据后有反驳证据需要提交的,人民法院应当再次组织证据交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5条  一方当事人控制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对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控制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该主张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