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暴跌,我不但在股市挨打,还因为此前推荐朋友买个人养老金被抱怨了。
我打开自己的个人养老金,确实是惨。我买的三只养老基金,截至2月3日亏损幅度分别是华夏养老2045三年持有(FOF)-19.07%,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持有(FOF)-25.71%,兴全安泰积极养老五年持有(FOF)-12.95%,我看一下持有时间408天了,整体体验确实很差。
2022年11月份,我国正式开通个人养老金业务,当时我还写文分析,为什么中国需要个人养老金制度,我本人也是当年12月份就参与了,身边很多朋友也纷纷向我咨询,我积极鼓励他们参与。
不过当时全国只有36个城市试点,而且还需要有缴纳社保记录才有资格。后面监管部门发现,虽然开通的人数不少,但真正投入的人却并不多。
在2023年12月底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发布仪式上,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从2022年11月25日施行至2023年6月,累计参加人数4030万,缴存金额182亿元。但同时也出现“三低”现象,一是相对于开户人数实际缴存人数比例过低,仅为22%;二是相对于税优政策规定的缴存额上限来说,实际缴存金额比例太低,仅为2.5%;三是对于缴存额来说,实际投资的资金比例较低,约为61%。
持有的体验是真的差。由于个人养老基金的底层资产是证券资产,这几年又碰到A股大熊市,养老基金与市场上普通的权益性基金一样,陷入巨亏。统计显示,当前市场上一共有170多只专门针对个人养老的基金产品,2023年的亏损高达九成,平均收益率-4.47%,亏损幅度最大的几只基金就包括我持有的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持有(FOF),2023年亏损27.14%,成立以来累积亏损22.16%——本来想节约点税却一年时间把税都亏没了。而累计回报率为正的养老基金只有20多只,最高回报率也不超过3%,还抵不上自己瞎买个纯债基金。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开立账户人数超过5000万人,虽然暂时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真正存钱的账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购买了养老基金的用户,多少对当初的决定会有那么一点点怀疑吧。
个人养老金制度号称是补齐我国养老体系最后一块短板,是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设立,意味着中国真正形成了由“基本养老金(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二支柱)+个人养老账户(第三支柱)”的三支柱养老体系,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养老金管理模式。它着眼的是长远,也就是很多人十年二十年之后的退休生活保障。
我个人的角度看,依然认为积极持有个人养老金是一项明智的选择。
从宏大的人口叙事角度看,老龄化加快与少子化加重是不可逆的,这意味着未来国家社保养老金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年轻人的负担会越来越重,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摒弃养老靠国家的意识,这可能对一些人来说很难接受,但事实很可能就是,我们的养老金替代率会越来越低。
当前我们的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多,不仅低于国际通行标准(70%),甚至还低于警戒线(55%),如果养老金替代率低于55%,意味着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将严重下降。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重,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现在40%多的养老金替代率,将来都未必能维持。这个时候,第三支柱的作用就凸显了。
从投资的角度看,个人养老金制度给了三种风险偏好选择,分别是无风险的定期存款、低风险的理财、保险产品和中高风险的养老基金。
年龄原因,我主要投的是养老基金,基金主要挂钩的是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一个波动的市场,它遵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最近A股被骂惨了,个人养老金也被骂惨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总体上看,股票的长期投资收益率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如果你想要追求长期的投资收益,股票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即使是我们唾弃的大A,过去十年,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也都能达到9%左右,这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收益率。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多年的年化平均收益率高于8%,企业年金近10多年的年化收益率也高于7%,也有理由相信个人养老金账户在相当长的封闭期,平均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6%以上。金融机构应该也有能力去达到这个水平,应当给金融机构这样的压力。
当然,如果着眼于短期,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波动。长期上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短期波动具有很强的偶然性。而个人养老金的本质就是靠拉长时间来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也必然将是一场“持久战”。
随着两年试点的结束,2024年1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宣布,未来将在全国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
但老实说,目前个人养老金的推广,仍需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操问题。
首先从思想问题来看,你如何让投资者认可把钱交进去比放在其他账户更有优势。这又分为必要性与可靠性。必要性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里主要谈可靠性。
基于A股市场的巨大波动性,我认为对于初期投资个人养老基金的群体来说,宣传重点要放在低风险的产品上。
参考国际经验,在美国IRA制度建立初期的1975年,参与者一开始也是把大部分资金投资于短期安全稳健的银行储蓄和保险产品,较少比例投资于风险较大的基金产品。待后面持续运行多年后,投资者慢慢摸索,逐步发现短期风险较大的基金反而在长期实现了较高回报,此后投资者的缴费中,慢慢形成更多选择基金产品,从而逐步引起产品配置结构的变化,最终实现了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演进。
截至2022年,美国的个人养老账户有30多万个账户余额超过100万美元,为个人退休生活提供了优厚保障。所以个人养老账户的积极参与,首先应该保证的是账户的保本盈利。
华夏基金首席养老投教官、养老金管理部总监孙博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养老金融产品的第一要务是‘保本’,其次是跑赢通胀。”对比大多其他金融产品,养老金融的一大优势是能够跨越牛市、熊市周期,尤其是配置股票的养老产品。
个人养老金的良好回报会吸引民众将更多资金投入配置股票的养老产品中,反过来成为资本市场上涨的重要动力,由此形成了正向循环。
反观当前A股,长期在3000点上下徘徊,一直没有形成长期回报机制,投资者碰到一波熊市要几年甚至上十年才能重新让账户扭亏为盈,这样的资本市场对个人养老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不是一个保险箱,也没有国家的信用担保,完全是一个市场化自愿运行的账户,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认识和观念,千差万别,投资者是基于信任而来,如果只能买低风险存款和理财、保险产品,其实是没必要专门开一个个人养老账户的。个人养老基金产品如果不能保持长期稳健的回报,后续推广只会更难。
No.5626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梁云风
参考资料:
【1】《个人养老金试水一年,赚了?赔了?》中国经济周刊。
【2】《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推行,739款产品中藏着怎样的方向?》南方周末。
开白名单 duanyu_H|图片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