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走红全网的新概念蛋糕品牌【熊猫不走】,这次撤退居然是用跑的。
就在两天前,熊猫不走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的官方账号忽然一同发布“小作文”,主题既不是促销,也不是新品推介,而是代表全体员工讨薪:
据这条博文内容显示,自3月15日起,熊猫不走内部员工已经无法与创始人杨振华取得联系,老板疑似跑路,员工们也已经被公司内部钉钉群踢除。
最关键的是,截至博文发布当天,全公司上下近千名员工已经被拖欠了3到4个月的工资,高管之中甚至有人已经8个月没有领到过薪水,社保公积金也全部断缴,严重影响了员工权益。
严格来讲,杨振华的失联也并非毫无预兆,前不久他本人还曾在公司内部大群发布了一条长消息,内容表达非常直白,相当于对内提前宣布了公司倒闭的消息:
杨振华的这条消息长达数百字,但关键信息主要有三:
- 因为疫情和政策影响,公司资金链断了,这是导致数月发不出工资的关键原因;
- 我曾经很努力地尝试过为公司续命,卖房卖车还自掏2000万,可惜没成功;
- 公司没了,你们肯定得被迫失业,但N+1赔偿是赔不了的,只能走法律程序。
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熊猫不走的员工们显然不能接受,当前不仅无法拿齐被欠工资和赔偿金,由于人事部门同样被踢,员工们就连离职证明都拿不到,无法入职下一份工作。
被踢出公司群后,员工们自行组织了维权群,目前进群人数已经达到了500人上限,而当前网络上被炒起的这场轩然大波,便是这批绝望员工的奋力一搏。
除了被欠薪的员工,另一个庞大群体也正因这条突发新闻而“气上心头”,那就是手握大额储值卡的用户。
由于熊猫不走的倒闭事发突然,用户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办理退款,或者抓住营业时间的尾巴花光余额。
当下再打开熊猫不走的官方小程序,开屏界面依然是“充值送蛋糕”的优惠活动简介,但如果搜索附近门店详情,每一家都显示“店铺休息中”,全都不营业。
最可气的是,有的消费者刚好赶上当天过生日,早上刚付款下好单,下午却被告知蛋糕店倒闭了,大好的日子里瞬间添堵。
不仅吃不到蛋糕,您早上付的钱还没法给退,因为您选择的【熊猫不走】,下午已经悄悄走了。
可以说,最近这三天里,熊猫不走这家网红蛋糕品牌凭一己之力,为全网献上了一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一系列事端听起来极其离谱,却又100%真实发生。
“原来生意还能这么做?真是开了眼了!”
上面这句惊叹,早在两年前也有人发出过一模一样的感慨,只不过文本相同,语气却截然相反。
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蛋糕品牌,最新颖的一个经营特点,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没有一家线下蛋糕店。
卖蛋糕的没有实体店?又不是互联网虚拟产品,不开店怎么做买卖?这是个什么玩法?
原因在于,熊猫不走一直以来都只做线上业务,不搞线下零售。
为了压缩成本,熊猫不走在每一个入驻城市都建起了一座中央厨房,为了把业务网络辐射到城市的各个区域,又在各区县内建立了一个仓储配送中心,负责所在辖区内的蛋糕配送。
读到这里,您大概也看明白了,熊猫不走主打的玩法,跟传统的蛋糕店经营模式完全不搭旮,倒是更像淘宝买菜、美团优选等社区团购。
当顾客有蛋糕需求时,可以登录熊猫不走的线上小程序,选择所需的蛋糕款式和尺寸,下单后中央厨房就会开始统一制作。
蛋糕制作完成后,中央厨房会派出专门的运输车,将蛋糕运往该城市下辖的各个区县配送中心,再依次送往下单顾客的指定地点,完成一整套配送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熊猫不走的蛋糕一同送到的,还有他家贩卖的“真正的产品”,独特的熊猫跳舞庆生服务。
杨振华和熊猫不走之所以会想出这个点子,灵感其实源于“火锅巨头”海底捞。
众所周知,在目前国内最主流的几个火锅品牌中,海底捞的菜品风味其实未必多么的出挑,之所以能够做到堂食爆满,更多是依靠“细致入微”的服务。
下单一份鲜面,会有海底捞小哥带来现场扯面的表演,如果进店当天过生日,海底捞员工会来为你唱跳助兴,至于加汤、添水和下菜更是不用你张嘴要求,服务生自会全程为你代劳。
经营十几年,海底捞靠周到的服务圈粉无数,而熊猫不走的“熊猫庆生”服务,也是一样的道理。
蛋糕送到家时,配送员会装扮成可爱的熊猫公仔,为寿星送上一支舞蹈、一个小魔术,为寿星营造一个仪式感满满的庆生场景,深受小朋友以及年轻职场人的喜爱。
试想一下,传统蛋糕送到家,无非就是吹个蜡烛、拍张照片,大家一人切一块略作品尝,在一大桌美味佳肴面前,蛋糕作为食品可有可无。
简而言之一句话,在熊猫不走的经营理念当中,蛋糕“好不好吃”并非最重要,蛋而糕能不能“让生日变得更快乐”,才是能不能卖得好的关键。
可以说,区别于俗套的消费场景,是一项素来被其他品牌忽略、却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被消费者重视的需求。
而熊猫不走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自然也吃到了应得的红利。
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年轻品牌,仅用时6年就拥有了超2300万名私域用户,覆盖了包含北上广深四大超一线城市在内的全国25座主要城市。
据2020年数据显示,熊猫不走一年卖出了200万只蛋糕,年营收高达8个亿,由于央厨模式大大节省了租金和人工成本,利润甚至可达50%。
“原来生意还能这么做?真是开了眼了!我也要分一杯羹!”
短短六年间,这家不开蛋糕店却照样能跻身行业头部的蛋糕品牌,获得的融资总额近两个亿。
截至2021年9月,包括头头是道、IDG、XVC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都是其背后投资人,足见资本市场对其青睐有加。
然而,也正由于资本的陆续注入,彻底打乱了熊猫不走原有的节奏,催促其走上了歧路。
资本的注入,对于熊猫不走来说当然是好事,手中有了丰足的余粮,就可以做更大的规模。
但与此同时,接受了资本的注资之后,品牌也相当于套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需要把“为投资人赚到钱”摆在更高的优先级。
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生日蛋糕这种产品,具有极强的节日属性,以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为例,一年到头可能也就消费三次。
而且,随着享用“熊猫庆生”服务的次数升高,熊猫不走的产品对于重复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会随之下降,必然也会影响复购率。
而这也意味着,熊猫不走若是想要进一步扩大业绩,为投资人赚到钱,只能持续去吸引新一批顾客。
为此,熊猫不走尝试过多种途径,线上营销也砸过钱,线下地推也没少做,最终竟想出了一个“最有效”的招数,开“影子店”。
所谓的“影子店”,就是在小程序等第三方平台上先用一个不存在的店铺接单,再通过转单的模式由其他店配送,通过多开店的方式增加抢单机会。
这样一来,品牌在城市中的业务辐射面就变得更广,城东的消费者在最近的门店下单之后,实际却是由距离相当远的城西央厨来配送。
至于消费者地址附近的这家店,也许并不存在,或者确有门店但根本无人到店营业。
除了涉嫌违规开“影子店”之外,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熊猫不走也曾被记者发现存在隐患。
去年夏天,广东某记者跟随熊猫不走的蛋糕坯运输车抵达其央厨,竟发现所谓的“冷链并不冷”,在高温天气下存在发生变质腐坏的风险,且央厨周边环境也不佳。
如果说原材料的品质问题还只是存疑,那么品牌在宣传中承诺的“3至5小时现做现送”则是实打实的涉嫌虚假宣传,被抓到存放超过保质期。
随着因上述不规范经营行为而导致的口碑下滑,以及“口罩三年”过后国民消费观念的普遍调整,2023年度熊猫不走的蛋糕销量便已经出现了下滑态势,相较2021年时缩水近60%,跌幅明显。
当原有的经营模式骤然失灵,无法维持高销量从而大规模回笼资金,熊猫不走在今年“3·15”之后彻底暴雷,便也成了本该能预见的必然结局。
无论如何,当下处于“失联模式”的杨振华始终还是要站出来,给焦急等待退款的海量消费者、原料供应商以及上千名被欠薪的内部员工一个合理的答复。
若是处理不当,这位广府传奇商人的辉煌从商生涯,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