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车板块正迎来密集催化。继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上市即引热议、预定“秒空”之后,4月1日小米SU7 创始版再次开售,2分钟内再次“秒空”。根据小米官方数据,小米SU7上市27分钟订单破5万辆,24小时已近8.9万辆。其创始版本5000台在开启预订的百秒内迅速售罄,刷新此前问界新M7创下的记录。

另外,全新极氪001也再创单日新高,突破2500台;首款搭载超快充固态电池车型智己L6定档于4月8日发布,固态电池热度上升;华为也发文称,智界S7开启大规模交付,大批新智界S7已经离开产线,正在发往交付给用户的路上。

3月以来,各大车企开启新一轮降价促销,再加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多地提供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鼓励,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或显著回升。乘联会预估新能源乘用车零售7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37.1%,环比增长93.2%,渗透率预计可达45.5%。

一系列催化之下,叠加板块底部反弹等因素,自2月6日至3月底,新能源车指数已经累计上涨20.38%,4月1日、4月2日也继续拉升,上涨超5%。往后看,新能源车板块的反弹还将继续吗?

年内或将突破迭代临界点,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近年来,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领先优势愈发明显,尤其在成本、配套、智能体验等方面的优势,使得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买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产业趋势。继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超35%以后,乘联会预计2024年3月渗透率可达45.5%。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三个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会突破50%,甚至会更高,形成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主导地位。” 工信部原部长苗圩表示,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的目标或提前十年实现。

天弘基金认为,目前来看,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保持稳中向上趋势,而随着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电池、材料、充电桩等多个产业链细分环节的投资机会也有望涌现。

除了国内,海外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将是下一片星辰大海。据国信证券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1975万辆,2023-2025年均复合增速为18%,我国作为新能源车的引领者,增长空间巨大。

从供给端看,产业复苏态势明显 新周期也有望逐步开启。据高工锂电,锂电产业链排产从 2023 年12月到 2024年3月基本呈现“V”型反转结构;从个别头部电池企业 3 月排产指引来看,复苏态势强劲,甚至出现环比 2 月排产上升 70-80%的增长。从原材料端,随着碳酸锂价格在 23 年底跌破 10 万元/吨的关键点位,以及上游锂行业的减产逐步开始,供需矛盾出现边际变好的预期。

年内或迎来渗透率临界点,新能源车迎密集催化,反弹继续-编程日记

另外,新能源车板块估值也处于偏低位置。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3月29日,中证新能源车指数PE-TTM为19.19倍,处于14.03%的历史分位点。整体来看,经过前期深度回调,新能源板块的悲观情绪已得到充分消化,当前光伏及新能源车板块的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持续修复空间。

走进本土新能源车厂,实地看见产业投资价值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也是中国制造从弱变强的缩影,那么新能源车究竟是如何研发生产出来的?中国新能源车产业为什么能走到世界的前列?天弘中证新能源车基金经理、天弘基金产业调研团领队——林心龙,就将带大家走进本土的新能源车厂,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新能源汽车–迎接未来出行的星辰大海

年内或迎来渗透率临界点,新能源车迎密集催化,反弹继续-编程日记

图片来源:天弘基金

北汽新能源商品创造中心主任曹琛,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13年,是这趟旅程的“特邀嘉宾”。 曹琛从08年开始进入新能源车行业,见证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在她的经历中,新能源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在一些特定的城市和地区去做一些示范运营。“我们工程师团队有懂车的工程师、懂电池、电机的工程师,但以前大家都不是在一个领域里边,从来没有人指导我们,虽然我们还不太能够了解究竟什么时候新能源汽车会真正地走上千家万户,但是我们永远是处在一个非常高亢的创新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下的,大家每一天的工作都会觉得是在做不一样的事情。”

第二个阶段,新能源车开始赢得市场化契机,小型化的全电动汽车推广到千家万户。这个阶段,产品本身的性能并不是很高,车子类型也是偏小型化。

2017年之后,则是开始出现全新的电动汽车,完全地实现能替代燃油车的新产品和新造车企业,传统车厂也纷纷转型,走向电动化,新能源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深入。

年内或迎来渗透率临界点,新能源车迎密集催化,反弹继续-编程日记

林心龙、曹琛在汽车生产车间,图源:天弘基金

实际上,一辆新能源车能出厂下线,需要约1000个总成零件,涉及200余家一级供应商(数据来源:奥维咨询),这不只需要技术的逐一突破,更需要整个产业的集体升级。曹琛告诉我们,我们国家的新能源车产业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产业的积累。比如,现在很多电动车只有一二十万的价格,但是它的动力总成、加速性等,能达到四五十万的传统燃油车的水平。另外,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创新,一些电动汽车甚至可以做到续航六七百公里,充电速度现在也是越来越快。除此之外,还包括供应链的生产、品控以及交互等等,形成了一个链条上的动能,整个产业已经形成非常好的一个集群效应。

年内或迎来渗透率临界点,新能源车迎密集催化,反弹继续-编程日记

图片来源:天弘基金

在一众产业人和企业的奋斗下,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产销量更是接近千万辆,并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未来,全球双碳进程持续推进,在这场出行革命里,新能源车产业还将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呢?

曹琛认为,智能网联是现在接下来新能源车的一个全新赛道。“我们认为,2030年智能网联的整个产业可能会达到3000亿的一个规模。未来我们会去更加地聚焦在精准的人群,将驾驶体验、使用体验、用车场景、高频的体验会结合起来,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位从业者既要面临的挑战,但同时也可以看到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和机会。”

技术革命正集中爆发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产业,而新能源智能汽车就是整合这两个大趋势的重要载体,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目前新能源车板块处于左侧布局阶段,配置价值逐步提升,想要配置新能源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天弘中证新能源汽车(A:011512 C:011513)、天弘中证新能源指数增强基金(A:012328 C:012329)进行积极增仓与布局,把握修复机遇。

天弘基金自2021年开始推出走进产业系列,以“走进产业,寻找价值真相”为初心,希望给基金投资者展示鲜活具象的产业面貌,让资深产业人讲述产业故事和从业心得,展望产业空间,让用户看得到实体、听得懂核心技术、感受到投资价值。迄今已走进了光伏产业、军工产业、创新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饮食产业、电子产业、机器人产业和新能源车产业。

这些产业是怎么选出来的?答案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寻找那些面向未来的产业,聚焦技术突破,讲出生动故事;二是用户调研中用户感兴趣、有潜力的产业。就嘉宾而言,产业人均为从业10-20年的资深专家,是走在核心技术前沿的上市公司研发领军人物,加上天弘基金的资深基金经理,尽可能看透、讲透产业价值。

金融投资,需要这样的产业视角。做投资赚的是认知的钱,了解一个产业,才能做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

中证新能源车指数近5年历史业绩:2019(45.51%),2020(101.83%),2021(42.02%),2022(-29.07%),2023(-29.40%)。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请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