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孔泽思 王晶 每经编辑:董兴生

3月底的深圳,天气炎热沉闷,雷雨云团不断迫近,天边添上了几度灰。塘桥东路上车辆行人寥寥,一阵风吹来,路旁树上掉落的枯叶发出阵阵声响。路的一侧,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柔宇科技)的厂房安静矗立,不复数年前的风光。

作为曾经备受追捧的独角兽,柔宇科技估值一度超过500亿元,先后完成多轮融资。但资本多次加持后,柔性屏产品却始终难以大规模落地,几年间,公司深陷员工讨薪、订单匮乏漩涡,直至慢慢倾倒。

3月29日,柔宇科技和两家子公司各新增一起破产审查案,公司再次引发关注。4月1日下午,近4个月未更新的柔宇科技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公司未曾主动申请破产,也未进入破产程序,目前企业仍在运营中;近期传闻源自公司离职员工个人,以期权结算纠纷名义提出破产审查申请。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公司将基于客观事实,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处理好相关事宜。”

柔性屏独角兽“硬着陆”:柔宇科技陷破产审查-编程日记

柔宇科技的厂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东北部,日前,每经记者实探发现,该厂房安静矗立,不复数年前的风光 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公司深圳龙岗厂区冷清

深圳市龙岗区东北部工厂林立,最显眼的莫过于柔宇科技。厂区西侧十多层的椭圆形主楼,契合了公司主打的柔性屏产品,和周边低矮的方格建筑相比很是显眼。

3月30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柔宇科技厂区门口。在现场的一个多小时,公司大门始终紧闭,没有人员和车辆进出。约10万平方米的制造基地显得异常安静,附近工厂则传出机器轰鸣声。

柔宇科技厂区三面有门,北侧完全封闭,没有人员值守;南侧大门旁写着“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记者在柔宇科技厂区门口只看到了3个人,他们是各个门岗的保安,其中一位透露,近期很多人办理离职,厂区最近数月几乎没有生产。但记者未能从其他渠道印证这一说法。

以前,柔宇科技员工常去南门附近的小吃摊,这让摊主有机会了解工厂的信息。这位摊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欠了几个月工资,干活的人走了很多,厂里估计只剩一两百人。“我到这里一年多,来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而据媒体报道,柔宇科技鼎盛时期约有1800名员工。

“他们生产手机柔性屏,听说公司老板很厉害,就是营销……”小吃摊旁,坐在路边的某工厂招聘人员一摆手,接上一句话,“已经不行啦。”

“天才少年”风口创业

出生于1983年的刘自鸿,从小被人称为“天才少年”。200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他,前往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斯坦福校园,刘自鸿意识到显示技术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当显示屏幕越来越大、越清晰,便捷性就有所牺牲,如果屏幕能像纸一样薄,甚至可以卷起来携带,就将解决这个矛盾。这一想法帮他找到了博士研究方向,也为后来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2012年,不到30岁的刘自鸿决定归国创业,与两名斯坦福校友共同创立了柔宇科技。两年后,柔宇科技发布了厚度只有0.01毫米的全球最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在当时可谓是颠覆式的创新。

成立不到三年,柔宇科技就完成了近11亿元的C轮融资,进入全球独角兽公司俱乐部。2015年,公司启动了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项目。

2018年6月,这条总投资约110亿元的“全球首条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正式投产,满产规模超过每年5000万片柔性显示屏。这一年,正是折叠屏风起前夕,柔宇科技抢在各大手机厂商之前,发布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自信地喊出了“定义智能手机的下一个十年”。

一时间,创业青年刘自鸿风光无限,他被评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在展会上与多国政要畅谈数字化未来;2018年,《财富》杂志将其列入“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同年入选的还有美团王兴、大疆汪滔等。只不过,后来,这些商界精英走上了不同的路。

“造血”能力不足显现

常言四十不惑,但刘自鸿的40岁,恐怕正是难熬的时候。

在资金链问题出现之前,柔宇科技也是受资本宠爱的“小甜甜”。自2012年公司成立以来,柔宇科技一共完成了13轮融资。

2020年的最后一天,柔宇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拟募资144.34亿元,整体估值577亿元。到了2021年2月,柔宇科技撤回上市申请。彼时,柔宇科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于公司股东结构存在直接层面的“三类股东”等适格性的情况尚待进一步论证,决定暂缓此次科创板上市申请。此后,柔宇科技再未提交IPO申请。

正是这份招股书,暴露了困扰柔宇科技的盈利问题。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营收只有5.17亿元,累计亏损却达到31.95亿元。另据柔宇科技招股书,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产量仅为7748片、31.4万片、4.86万片;对应的销量分别为2099片、5.27万片及2.21万片。

这令外界开始质疑柔宇科技柔性屏技术的独创性、量产能力以及获客能力等。下游终端厂商华为、三星、小米等均未与柔宇达成合作,公开承认合作的只有中兴,但后续动作并未披露。除手机外,柔宇科技还试图将柔性屏应用于消费、体育赛事、会议等B端行业客户中,但效果也不太明显。多年来,柔宇科技一直未能找到真正的市场需求,也没能等到柔性屏需求的大爆发。

据悉,柔性屏幕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京东方、TCL科技、三星等公司主要拓展的多晶硅(LTPS)技术,市面上主要的折叠屏手机等产品几乎都由这些公司供应;另一种则是柔宇科技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

刘自鸿曾介绍,上述两种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ULT-NSSP技术比LTPS在量产能力上更优秀,原因在于采用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制程工艺,整体生产流程大为简化,设备投资成本大幅降低,良率显著提高,产品弯折可靠性极强。相比而言,LTPS技术需要的温度比较高,工艺也比较复杂,导致全柔性屏可折叠屏幕的良率和弯折可靠性非常低,而且之前基本上只能做曲面,可折叠的次数很有限。”

对于柔宇科技的技术路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姝威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如果柔宇倒了,相关损失是多年都恢复不了的。“柔宇科技主导的ULTNSSP技术路线可以使我国在全柔性显示产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摆脱依赖国外主导技术路线的局面。”

公开资料显示,刘姝威自2020年起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

柔宇科技如何自救?

由于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柔宇科技两年前就爆发了欠薪问题。

2022年4月,当时还在柔宇科技任职的员工告诉记者,欠薪数月导致柔宇科技大批员工离职。“2022年开年以来,柔宇科技OA系统里的员工人数不断减少,已从1800人下降到700人左右。”2023年底,深圳龙岗柔宇科技显示基地更是聚集了一批讨薪的员工,“还欠我钱(工资)呢,而且不少。”当时一位被欠薪的柔宇员工对记者说,他已不抱希望。

企查查显示,近日,柔宇科技新增1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1.49亿元。柔宇科技现存2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0亿元。

对于柔宇科技的困境,刘姝威曾在文章中归结为两点原因:第一,由于柔性屏产线2018年投产,部分应用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近一两年才完成,公司还没来得及开拓市场;其次,三位创始人对开拓市场、创造现金流、保障公司运营缺乏经验。

柔宇科技官网上,还记录着刘自鸿的豪言:“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柔性显示技术和全柔性传感技术……相信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在未来将会成为人机交互应用的主流,并开启新一代人机交互界面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应用市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截至目前,不仅柔宇科技的柔性屏幕并未出现在任何一家主流手机厂商的产品中,其自有品牌在公开渠道难觅踪影,而刘自鸿本人也被限制高消费。

记者注意到,柔宇科技官网还写着:来自国际权威机构的最新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7年,全球印刷和柔性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300亿美金,柔性显示屏将成为主要的细分市场。

只是,柔宇科技还能等到那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