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AI技术“复活”逝者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近年来,AI技术快速进步,“克隆”逝者形象和声音正逐步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然而,在这股技术潮流之下,潜藏着多重法律风险,逐渐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切。

最近,一些已故公众人物如李玟、高以翔、乔任梁等人的形象被网友利用AI技术“复活”,制作成视频在网络上传播,此举遭到了家属们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未经许可非法利用逝者人格权获取商业利益,不仅亵渎了逝者尊严,也伤害了家人的情感。李玟的母亲更是通过律师发布声明,严肃谴责此类行为对逝者尊严及家属情感的冒犯。

多位法律人士指出,尽管现行法律体系对于AI“复活”逝者的行为尚存一定空白,但按照民法典的相关原则,逝者的人格利益依旧受到法律保护。因此,未经逝者生前授权或家属同意,擅自采用AI技术复制和再次利用逝者的形象、声音等个人信息,极有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以李玟案为例,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盛向界面新闻分析,依据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相关规定,李玟女士生前享有姓名权、肖像权、声音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并享有相关的人格利益。李玟逝世后,其作为自然人的人格权虽随死亡而终止,但死者人格利益仍受法律保护。所谓死者的人格利益,指死者在生前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非财产性利益,包括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方面。这些利益在死者去世后,受到法律的保护,以防止他人侵犯。

民法典第994条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此案中,李玟近亲属可诉请侵权行为人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责任。

刘盛表示,名人去世后,其经济利益仍然非常大,但法律规定,他的人格权已经消失了,家属不能继承他的人格权,因而只能维护死去名人的死者人格利益,但死者人格利益的范围是非常窄的,司法实践,死者家属可能会提出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诉求。

“如果完全比照法律去判决,李玟母亲能争取的很有限。”她说,不过,法官可能会从法理、道理、法律基本精神出发,将利用李玟的人格利益而赚到的钱视为财产,因此被继承人的家属有资格提出诉求。法院遵循这一常理,去弥补现存法律的空白,尽量避免被不法商家钻法律空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迭代,如何有效监管使其在法律和道德规则内发展已成为一个全球话题。2023年8月,中央网信办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强化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引导,确保在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过程中,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公众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尽管该《办法》在推动行业有序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潜在挑战,如技术迭代迅速,现有规则是否能够全面覆盖未来可能出现的应用场景;如何在鼓励科技创新与产业繁荣的同时,做到有效约束技术滥用,防止损害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等问题,这些都是该办法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憾,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完善。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廖建勋对此类现象撰文指出,AI“复活”逝者三大核心法律风险:首先,未经逝者生前或家属同意使用AI技术复制逝者的肖像、声音等信息,可能直接侵犯逝者的人格利益;其次,若AI复刻的内容违背公序良俗或侵犯其他权益,将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最后,AI“复活”技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活动,对社会公共利益构成威胁。

上述《办法》虽对AI服务的提供和使用进行了规范,但仍需关注实际操作中对逝者人格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方面的保护。目前,在AI“复活”逝者的法律领域,依然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和盲区,亟待更为详尽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

廖建勋律师进一步强调,针对AI“复活”逝者的行为,关键要看是否取得逝者生前或家属的事后同意,使用目的是否正当,以及是否违反公序良俗。

他提醒,清明之际热议的AI“复活”逝者现象,警示我们面对新兴科技的同时,必须重视它带来的法律挑战和社会伦理问题。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在充分考虑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监管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引导AI“复活”技术在尊重生命、保障权益的前提下健康发展,以实现科技与伦理、法律之间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