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大跌近10%,近100万股民再遭“暴击”。
最近三个交易日,昔日最高5547亿市值的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分别下跌6.02%、2.56%、0.9%,市值缩水到1257亿元,蒸发了将近4300亿元。
今天,隆基绿能的股价一度跌到最低的16.41元,创下近4年以来的新低,距离历史最高点已经暴跌了77.58%。
停产、发债、买理财
造成隆基股价大跌的因素,首先跟其东南亚生产线关停传闻有关。
前些天,市场传出在美国相关措施影响下,多家国内光伏企业已关停部分东南亚工厂生产线。并且提到,隆基绿能马来西亚光伏组件厂将逐步关停,五家越南电池片工厂已停工。
隆基绿能回应称,在越南的电池工厂是因为市场的原因临时停产。鉴于越南电池产能占公司总产能比例较小,因此即使停产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较小。
截至去年底,隆基绿能在越南的3.35GW单晶电池项目全部投产,预计总投资金额7.57亿元;在马来西亚的2.8GW单晶组件项目实现投产,预计总投资金额15.29亿元。
另外,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总投资额21.25亿元、年产6.6GW的单晶硅棒项目预计2024年二季度开始投产。
从隆基绿能的回应可以看出,市场传闻的关停工厂一事部分为真,且隆基绿能的公告在淡化越南工厂停产的影响。
在工厂停产的同时,隆基绿能在金融市场上又几乎同时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是准备将2024年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单日最高余额上限从200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增加了100亿元。
第二是再发行100亿元的债券,按公司的说法,是“用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赚利息差价,玩起了金融?
左手买理财,右手发债,而且还都是100亿,隆基绿能这是要通过金融市场赚利息差价么?
目前能查到的是,隆基2022年理财产品资金流水高达570亿元,其年化收益动辄在3.5%以上。
而目前绿色金融公司债年化利率仅为2%左右。
可能2023年银行理财产品有收益率降低的趋势,但跟2%的发债利率相比,还是肯定会高出不少的,因此隆基“发债买理财搞套利”的说法有一定根据。
对此,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发债募集资金是基于市场研判及未来公司战略规划需要,与提高理财额度无关联。
隆基发100亿的公司债,说是为了主要用于“泰睿”硅片、BC 二代电池等先进产能的建设。
“泰睿“硅片是今年3月发布的,隆基号称这是由上百位技术工程师经过长达3年时间研发出来的产品,被视为近十年来硅片创新的巨大突破。
BC二代电池则是今年5月发布的,使用了“泰睿“硅片,据称也是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升级。
按理来说,隆基的这些自认为的重磅产品应该会对股价带来提升效应,但事实上大相径庭。
隆基3月、4月股价分别下跌超过8%、近7%,5月微涨2%,6月份还没过一半又大跌了超过10%。
2024年以来,隆基绿能下跌超过27%,跌幅远超同行通威股份的-12%,晶科能源的-1%。
隆基跌幅这么大,除了行业的价格战原因之外,跟公司的技术发展线路或许关系很大。
目前,更多的厂商研发生产TOPCon电池,而隆基却一直在相对小众的BC电池里打转转。
市场质疑隆基选错技术路线,这样以来,各路投资者就更不看好其股价了。
股民暴怒,高库存拖累业绩
为了提振股价,隆基在3月的时候宣布要耗资3亿-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但这似乎更多的停留在口头上,因为截至5月底,公司也才花了5000万元搞回购,离3亿元的下限还差得远。
用很少的钱搞回购,但一发债就是100亿,一买理财就是增加100亿额度,再加上跌跌不休的股价,如此鲜明的对比,让股民十分愤怒。
其实,隆基的账面上钱多的是。今年一季报的数据看,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超过573亿元,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于同行。
前文提到的、今年走势比隆基强不少的另一个光伏巨头通威股份,今年一季度账上的货币资金才280多亿元,比隆基少了差不多一半。
尽管隆基账上这么有钱,但它的存货规模也高的惊人,截至一季度末为226.1亿元。
这种高存货的趋势持续下去,对公司现金流肯定不利。财报显示,2023年底,隆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1.1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了66.69%。2024年一季度,这一数据变为-48.89亿元,也就是持续恶化中。
高存货不仅吞噬现金流,而且也让负债上升。今年一季度,隆基的资产负债率为59.38%,同比上升5.2%。
产品卖不出去,不仅占库存,存货价值也在下跌。今年一季度,隆基计提了存货资产减值准备26.49亿元,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2亿元。
还是因为价格战、产品卖不出去等因素,早在今年年初,市场价就传闻隆基将“优化”近三分之一的员工以削减成本。隆基对此表示没那么夸张,以及人员调整比例为5%左右。
当时隆基的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都没有出炉,所以我们并不知道隆基的具体财务情况怎样。
不过,笔者在3月21日的原创文章《又一巨头遭清仓式减持,100万股民亏懵了!》中明确提到“隆基绿能2023年四季度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基本不可能会好。”
事实上,隆基今年一季度营收176.74亿元,同比下降37.59%;净利润为亏损23.5亿元,去同期这一数字为36.37亿元。
券商还在鼓吹,机构却大撤退
从每个季度赚几十亿,到每个季度亏几十亿,其跌跌不休、加速下跌的股价早就反映了这一基本面。
不过,一些券商,比如平安证券5月5日还给出了推荐的评级报告,称隆基是“持续稳健经营”。
这份研报后,隆基股价又跌了快10%。
德邦证券去年11月23日则是给出了“买入”评级,理由是“出货增长稳健,技术革新多线并进”。
再来看看隆基今年一季度下降37.59%的营收,高达226.1亿元的存货规模,以及卖不动的产品,请问这就是“出货增长稳健”吗?
太多的券商研报,除了忽悠散户,还有什么用?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隆基绿能依然有高达96万的股东人数,不过机构持仓占比已经骤降到17%左右,而2022年6月底这一比例高达43%左右。
机构大撤退,散户留守,最终还是散户承担了所有下跌的痛苦。
而隆基的某些大股东,早在前几年的股价高位区间,就完成了巨额套现,这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