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在发布会上介绍,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再次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

卞志刚强调,深空浩瀚无垠,人类求索无限。后续嫦娥七号、八号,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三号等任务正在按计划推进。中国国家航天局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航天国际交流合作。

国家航天局: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后续嫦娥七号、八号等任务正按计划推进-编程日记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践行了开展国际搭载的诺言

这次月背采样任务遇到了哪些挑战和困难?嫦娥六号任务又有哪些创新之处?

对此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在发布会上介绍,嫦娥六号原来是嫦娥五号的备份,执行月背任务是对备份提出的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挑战。航天任务非常复杂,嫦娥六号作为备份生产时间比较长,所有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有寿命,所以它的寿命决定了执行任务的质量。实施过程中,时间比较长的这些产品,怎么处理?怎么来补充?怎么来更换?这是很重要的挑战。

地面设备的质量也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很多设备是嫦娥一号的时候已经生产了,所以嫦娥六号执行任务之前把上天产品和地面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工作又深入梳理,使整个系统能够更健全、更健康、更可靠。“完成任务一定要有好身体,所以我们把探测器、火箭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胡浩表示。

二是技术状态变化带来的挑战。要在月球背面着陆采样,就要增加很多相适应的变化和适应月背条件的一些改变。由于月背不能直接通信,要增加中继星,探测器就要适应中继星的要求,这也带来了很多挑战。经过充分验证和充分准备,保障了这些改变的状态能够适应月球环境要求,能够适应整个系统要求。

三是计划安排上的挑战。正式开始嫦娥六号任务是2022年8月,到2024年5月3日执行任务大概只有一年半时间。在整个工程当中是比较紧张的。另外由于增加了国际载荷和中继星,中继星要从头开始研制,一年多的时间,中继星研制团队克服了很多困难,开展了大量试验和验证工作。

再一个挑战是国际搭载。“我们向国际上承诺拿出来着陆器10公斤、轨道器10公斤的重量余量,开展国际搭载,我们践行了诺言。”胡浩说,国际搭载的项目也都是研制项目,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要和团队融合,共同完成任务,挑战性很强。语言不同、工作习惯不同、研制程序的标准不一样,都要在这一年当中磨合,还要开展大量试验。事实证明航天部门圆满完成了任务,应对这几方面的挑战都获得了成功,也为后续完成更复杂的任务积累了经验。

国家航天局: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后续嫦娥七号、八号等任务正按计划推进-编程日记

嫦娥六号和鹊桥二号模型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

此前人类对月球进行了十次采样返回,但都是在正面。这次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样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科学研究可能起到怎样的科学推动作用?

在发布会上,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这次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着陆,主要是基于科学技术的综合考虑。

由于月球背面无法直接跟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就必须克服这个障碍,必须要发射中继星才能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和着陆。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

另一方面技术上要克服的是,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地貌要比正面复杂得多。所以在这样的地方成功着陆、采集样品要克服很多困难。但也有助于提升月球探测任务的技术水平,为未来在复杂的探测任务条件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在科学研究方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现在发现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

“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样品,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分提供宝贵数据。”李春来表示,基于此,选择在背面着陆采样,能够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推动月球探测技术的进步,体现出嫦娥六号任务的多重意义。

此外,从月球背面尤其是本次选择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样品,在矿物化学成分上可能与正面样品有非常大的差别。研究这些样品有助于揭示月球背面特有的地质构造和物质成分的差异,更全面地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

“也就是说,以往采集的样品,我们只认识到半个月球。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巨大的撞击盆地里,它受到早期撞击事件的抛射,很可能可以挖掘到深部物质,深部物质是非常珍贵的,也是很难有机会获得的,这为我们了解月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成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南极-艾特肯盆地是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可以为早期的撞击历史,甚至地球的早期撞击过程研究提供机会,有助于了解太阳系早期的演化历史和判断历史,推动比较行星学的研究。”李春来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