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7月的上海酷暑难耐,来自各个机构的投资人却步履匆忙,他们要赶在周末观众大批入场之前,尽可能多地逛遍展馆,了解当前AI创业的最新趋势,寻找优质“潜力股”标的和下一个“超级应用”。
7月4日至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办。三天时间里,世界顶级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及创业者齐聚一堂,分享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以及对于产业发展的新思考。今年,AI正在走向物理世界,并在各个行业领域展现潜力。
在一家刚刚拿到天使轮融资的创业公司展台前,接待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整整一上午前来攀谈的人中,近乎八成都是投资人,他们关注的话题包括技术及其具体的应用场景。
“今年WAIC仍然非常热闹,感觉各厂商比去年更成熟了,思考的路线也更清晰,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一位互联网从业者在观察后发出如此感叹,去年起人工智能行业掀起一场“百模大战”,让人想到曾经的“百团大战”,但事实上现在的竞争变了,变得既残酷又精准。
不同于“百团大战”时期的烧钱游戏,今天的资本已经从狂热走向理性,甚至大环境逆转后,投资人出手越发谨慎,人工智能是所剩为数不多的热闹赛道。
图源:WAIC官方
纵观当下创投业趋势,全球的风险投资额虽然仍在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已明显缩减,其中一个乐观点在于,2023年围绕生成式AI的风险投资规模在快速扩大,推动了整体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发展。
“去年全球AI一级市场的投资金额达到224亿美元,超过了过去10年的投资积累总和,很明显AI已经成为最大的投资及创业机会。”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分享了一个行业数据。
启明创投来到了现场。WAIC的启明创投·创业与投资论坛,是唯一一场由创业投资机构发起的创业与投资论坛,也是启明创投连续主办的第二年。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活跃的创投机构之一,目前启明创投已经投资了10家中国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或具身智能模型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
尽管过去一年里,行业对AI涌现出不同的看法,创业投资环境也有保守和悲观的言论,但启明创投对生成式AI的信心更足了,甚至增加了团队配置,未来会放更多的精力来去布局人工智能。
过去四周时间,周志峰在中东、美国与AI行业人士交流了一圈,他得到的判断是,AI的这次范式转移,中国会是全球最重要的一个区域市场。“今天大多数企业融资都在几亿到几十亿美金,如果没有一个巨大的未来市场作为潜在回报前提的话,很难保证技术有足够多的投入。”
一方面,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保证,另一方面,中国AI的潜力在于技术强、人才多、应用经验丰富。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成功打造了众多被广泛使用的明星应用与软件,这些经验为中国引领新一波AI原生应用的浪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志峰相信,在中国,新的千亿、万亿市值的伟大科技公司可能现在已经出现,或者马上就会出现。
WAIC现场的热闹佐证了即将出现的热潮。今年大会特别设立了“FutureTech100未来之星创新孵化专区”,旨在为初创项目提供一个路演平台,同时给投资机构一站式寻找投资标的的窗口,挖掘100+个全球最具创新前瞻性、成长潜力和商业价值的初创项目。
路演现场,投资人和创业者激烈碰撞灵感,全球顶尖投资家也来到了WAIC,不想错过这场竞赛。
7月4日WAIC开幕首日,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掌门人苏世民也通过视频来到全体大会现场,在与索奈顾问及投资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乔舒亚·雷默的对话环节,他们共同讨论了AI对投资行业的影响。
苏世民表示,AI已经成为投资机构长期看待事物的重要方式,当前有一些企业在AI融合方面做得很好,但也有一些企业仍不太适应AI,机构需要看到AI未来会给被投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尽管AI技术进展顺利,但苏世民也在提醒大家放低预期,要关注技术风险。“有句话,投资界里的‘老人’都胆子小,投资久了胆子都小。他们对出错的事情始终保持警惕,这是好事。AI一旦真正发展起来,可能会让一些投资变得血本无归。”
在WAIC展馆区逛了一圈后,一位来自上海的机构投资人对界面新闻表示,与去年相比,他感觉今年来自技术上的创新涌现不算多,且都还处在前沿探索的阶段。但今年WAIC的一个关键词是 “落地”。
事实上,去年中国AI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大模型层面,目前以6家“独角兽”公司及BAT大厂为代表,国内已经聚集起十几家头部大模型公司。“当基础大模型投资完成以后,后面的投资重点会放在应用上,比如说应用基础大模型的能力上。”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表示。
对投资人来说,落地应用就能看到谁在“裸泳”。上述上海机构投资人看到,今年WAIC秀场的机器人、机器手臂和机器狗产品趋向同质化,所谓的智能程度,并不是看踢一脚的机器狗会不会倒,机器人会不会动,而是看其到底能否从demo走到产品,在创新场景中去落地、去应用、去实践。这也是他逛展的主要关注点。
一年接触数百家AI企业,启明创投在应用落地上看到了哪些趋势?周志峰也分享了最新思考。当前,生成式AI在生产力工具、创意、陪伴三个领域已经获得了大量用户青睐,新一代应用崭露头角,未来AI应用场景还将在AI音频、搜索、视频生成、法律、教育、金融、编程、旅游、AI游戏等行业继续深化扩大。
基于启明创投投资团队交流的400余家AI初创企业,他们观察到截止2024年上半年,生成式AI的创业领域扩展了很多。今年语言类应用的整体占比有所下降,但做多模态应用的公司比例上升到48%,做底层技术的创业公司也增加到31%。
周志峰认为,“当前生成式AI仍然处在大趋势周期的发展早期,但AI应用爆发的速度会提前很多,应用大浪潮或将很快来临。”不过他同时提醒,生成式AI应用落地仍需解决三个问题:成本,效果以及留存。
生成式Al创业企业细分领域统计,图源:启明创投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当前AI投资争抢激烈,今年无论是大模型的亲自下场,还是AI创业的主要投资势力中,都出现了不少科技大厂的身影。阿里通过扫货式投资,几乎投进了所有主流的大模型创业公司,腾讯、美团甚至微软、英伟达、Salesforce等海内外厂商都已先后出手。
作为AI应用厂商的代表,金山办公也投入了很多大模型公司,从科技公司的战略投资角度,金山办公助理总裁陈波对界面新闻解释道,公司出手投资大模型的出发点一在于业务的接近性,通过投资管理,大厂有机会对AI行业的技术贴得足够近,去了解并且跟得上技术;第二点在于业务之间的相关性,创业公司的技术有机会直接落地到大厂的应用上,实现双赢;财务才是第三诉求。
生成式AI无疑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争夺焦点,在这场创业与投资竞赛中,谁也不甘落后,泡沫与炒作或许也不会少。“人工智能的超级应用指日可待,我们只需要一点点耐心。”周志峰相信,在AI投资里,耐心可以对抗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