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9日讯(记者 闫军)由研习生个人自媒体账号引发舆情,成为当下金融机构加强规范员工言论的又一转折点。

继基金、券商纷纷发布实习生管理制度之后,财联社记者获悉,近日,有公募基金要求对员工个人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海内外自媒体平台账号进行全面梳理、集中登记与内容自查。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集中登记,员工个人账号需在8月16日之前报送监察稽核部,员工后续新开设的各类自媒体账号应在注册10日内向监察稽核部进行登记;

二是运营内容自查,包括检查账号是否发布过违法违规、违反行业自律规范或其他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炫富、凡尔赛、行为失德、诋毁同业、泄露未公开信息及公司商业秘密等,自查内容同样需要在8月16日之前完成上报。

对于基金公司对员工个人自媒体账号管理持续加强,有央国企系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早在两年前已经着手梳理员工个人自媒体账户的管理,并内部出台了相关要求。在此次券商研习生事件之后,股东方也要求再度完善相关管理规范。

另有一家公募相关人士介绍,公司此前就公司为主体的自媒体号、员工自媒体号出台过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进行文明上网、谨慎发言,严防泄密,不造谣、不传谣等方面的呼吁与号召,但是暂未收集员工自媒体账号信息进行统一监管。

事实上,这不是行业第一份员工自媒体自查自纠通知流出,在上一周,有基金公司要求要求规范员工(包含实习生、外包员工)自媒体使用行为,检查注册的账号和运营的内容是否有不合规情况,例如炫富、凡尔赛、黑嘴、行业失德等问题。

公募加强员工自媒体账号管理

员工自媒体账号的规范与管理还在进行中。

从全面落实基金行业核心价值观,维护行业及公司的良好声誉等角度出发,不少基金公司把员工自媒体账号的使用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有基金公司发布的管理通知要求,在8月16日之前,需向监察稽核部上报员工开设的各类自媒体账号,如有新注册也需要10日之内进行登记。此外,在8月16日之前开展员工个人自媒体运营内容的自查,包括但不限于炫富、凡尔赛、行为失德、诋毁同业、泄露未公开信息及公司商业秘密等。

此外,公司还表示,后续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对外言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监测。如发现员工自媒体违规发布不当信息或传播涉密信息的,公司将依照相关规定启动内部合规问责程序。

对于出台针对员工自媒体管理的通知的缘由,公司表示,加强个人合规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律规则及公司对外言论管理相关规定,践行行业文化,遵守社会公德,不得出现任何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公序良俗、或伤害公司及行业声誉的行为与言论。

“研习生在自媒体自私发布消息带来舆情,给行业敲响了警钟。”某公募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事件发生后,公司也在第一时间与研学生进行了沟通,目前公司实习生还在正常实习,但是研学生已经陆续劝退了。

另有公募合规人士表示,公司近期进行了相应的举动,首先,缩减非在编人员的信息知情权,签订保密协议,减少非编人员接触核心信息、敏感信息的渠道;其次,着手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对全体员工加强保密要求。

还有公募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早已向员工进行了自媒体平台发言的相关原则,从技术角度讲,上报员工个人自媒体账号后,加入系统即可实现监测,但是这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公司当前更多是以公司的关键词进行全网负面舆情的监测。

近期员工不当言论引发舆情频现

7月下旬以来,金融行业频频因员工自媒体平台言论引发负面舆情,行业变成“瓜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影响行业形象。

在当前金融行业降本增效、裁员降薪等背景之下,从业者本身面临焦虑等负面情绪,而声誉风险事件频发,更是对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事实上,对于基金行业声誉风险管理,监管早有要求。2022年6月,中基协就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应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声誉风险,妥善处置声誉事件,减少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和对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2023年4月,中基协发布《公募基金行业文化建设自律公约》,其中提到,针对少数从业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奢靡炫富、生活作风不正、言论失当等重点问题,应明确彰显监管、自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