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陈振芳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错过英伟达后,软银孙正义不愿再在AI上留有遗憾。

11月28日,CNBC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OpenAI获得软银15亿美元的新投资,后者以要约收购方式从OpenAI员工手中收购价值约15亿美元的股票。交易完成之后,软银总计持有价值20亿美元的OpenAI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27%。

此次要约收购以作价每股210美元的价格,向至少在两年前获得限制性股票单位并持有至少两年时间的现任和前任OpenAI员工开放。这一价格也与该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保持一致。员工们只要在12月24日前决定是否参与新收购要约。

上述交易由软银CEO孙正义推动,他的目的很明确——获得OpenAI的更大份额。这并非孙正义对OpenAI的首次投资,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软银已经在OpenAI的上一轮融资中投入5亿美元。

最新的要约收购,算是OpenAI和软银的双向奔赴,后者迫切需要一个AI明星项目来提升软银的价值。

孙正义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后悔卖掉了英伟达的股票,并称这是投资生涯中的重大失误。据孙正义估算,这些股票的潜在收益将超过1500亿美元。

就在11月13日的英伟达日本峰会上,孙正义与黄仁勋进行了对话。黄仁勋现场爆料,“孙正义曾是英伟达的最大股东”,一度持有英伟达近5%的股份,但在2019年清盘退出。孙正义则将这笔错失的投资形容为,“错过了一条大鱼”。

事实上,孙正义也曾错过OpenAI,他原本计划向OpenAI注资,但最终对方接受了微软的投资。截至目前,OpenAI已从微软筹集了约130亿美元。

尽管面临高层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持续出走,OpenAI的身价仍然水涨船高。在10月完成的最新一轮融资中,该公司又拿到66亿美元投资,投后估值高达1570亿美元。其背后站着一众豪华投资天团,由Thrive Capital(13亿美元)、微软(7.5亿美元))、英伟达、软银(5亿美元))、老虎全球基金(3.5亿美元))、Altimeter Capital(2.5亿美元))等联合投资。

此外,OpenAI还获得了40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总流动资金超过100亿美元。

伴随高融资额和高估值的,除了仍未散去的高管出走阴影,还有不少其他麻烦。11月27日,OpenAI于2月发布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疑似被一位参与测试的艺术家泄露访问权限(API)。短短3小时,网上陆续出现该模型生成的新视频。很快,Sora关闭了所有对艺术家开放的访问权限。

与此同时,参与Sora测试的艺术家们发布了对OpenAI进行讨伐的公开信,认为自己被当成Sora的公关宣传工具。上述事件发生还不到一天,OpenAI就被曝收获软银投资,不免让外界有所联想,猜测是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的“营销”行为。

事实上,Sora面世后,尽管各大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纷纷跟随,但由于面临大量的算力消耗,这一赛道的商业化和落地均不明朗。

一众竞争对手也在快速追赶OpenAI。冒着反垄断的惩罚风险,科技巨头亚马逊近日再向Anthropic追加投资40亿美元,该公司对后者的总投资额已达80亿美元。Anthropic被视为“OpenAI最强竞争对手”,成立于2021年,创始团队大都来自OpenAI。

任何一家企业投身AI行业都代价不菲。据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透露,仅GPT-4的训练成本便高达约7800万美元。而OpenAI预计今年营收为37亿美元,亏损约50亿美元,距离盈利仍有一段距离。

即便如此,孙正义也希望拿到Open所豪赌的AGI(通用人工智能)世界的入场券。10月30日,他在沙特利雅得的一场会议上表示,软银正在节省数百亿美元,以在人工智能领域采取下一个重大举措。

这家投资机构已经尝到了AI的“甜头”。其5月发布的2023财年业绩显示,软银愿景基金实现了2021年以来的首次盈利,净利润为2092.17亿日元(约合13.78亿美元),而2022财年其亏损了7898.01亿日元(约合52.05亿美元)。

扭亏的关键得益于ARM的贡献。因向SBG全资子公司出售ARM股份,软银愿景基金获得约合51.8亿美元的投资收益。此外,ARM的股价仍在持续上涨,也为软银带来丰厚的回报。

软银还领投了英国自动驾驶公司Wayve Technologies的C轮融资,金额高达10.5亿美元,同时领投了美国医疗机器人公司Noah Medical 1.5亿美元的B轮融资、日本工业机器人公司Telexistence 1.7亿美元的B轮融资等。

一系列变化可以看出,软银正在调整其投资策略,从以阿里为主的电商消费,逐步转向以AI为主的投资组合。孙正义显然期待着,能够在AI领域捞住更多的“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