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2月2日讯(记者 陈俊清) 一场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吸引了众多创投资本。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第二届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决赛落下帷幕,决赛中有9个项目进行角逐,6个项目获奖,新一代国产相控“磁波刀”AI精准无创治疗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得一等奖。

上海这场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为何吸引众多资本前来?-编程日记

一等奖获奖项目所属医疗器械&人工智能交叉行业。据获奖团队介绍,该项目结合了聚焦超声热消融技术、相控阵精准导航技术,通过超导磁共振引导,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体部肿瘤和脑部重大神经系统疾病无创诊疗一体化。

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陈亚珠院士领衔,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沈国峰为该项目负责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参加决赛的9个项目均由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导师指导。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刘少轩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和资金的增加,其见证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变化。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方面,全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在2023年达到了2054.4亿元,同比增长13.7%。这一数字显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活跃度和增长趋势。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产学研合作的深化,促进了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例如,通过“揭榜攻关”机制,企业提出研发需求,高校科研团队主动承接,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开设了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MTT)学位点”,致力于培养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首届学生已于2024年6月毕业。”

据上海交通大学初步统计,2020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突破40亿元,是2017至2019年合同总金额的6倍。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00个科研团队按照校内程序申请采用“完成人实施”模式开办146家企业,涉及机械与动力工程、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超60亿元。

除高校外,一众资本也正密集关注技术转移领域。本次决赛的评审团共7名评委,其中5位均来自资本市场。包括上海科创集团、君和资本、深创投、创业接力集团等,其均在技术转移领域有相应布局。

今年以来,技术转移领域资本增长呈现活跃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8月份,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7%。

菡源基金合伙人丁钢是本次决赛评委之一,他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是离创新源头最近的投资项目来源之一,在科技兴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成为许多基金投资的关注的领域。而风险投资,作为在创新领域最有敏锐洞察和超前判断能力的投资群体,应该可以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大有作为的。

据了解,菡源资产负责管理上海交大设立的“未来产业母基金”,这支母基金专门服务于上交师生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进行投资。合作的知名机构包括启高资本、光速光合、小苗朗程、红杉中国、方广资本等。

和所有的早期投资一样,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也一样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丁钢表示,从科研成果到产品,团队的搭建和迭代,与市场和资本的对接等,都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道鸿沟。 而成果转化项目,在具有潜在技术壁垒的同时,往往在市场需求洞察和团队完整性方面,特别需要投资人的帮助和支持。

近期,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联动设立概念验证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等,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信贷、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打通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信贷支持路径。

对于技术转移领域的投资,丁钢认为,不能把自己看成是一个金融工作者,而更多的是一个科技工作者。需要为项目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除资金支持外,特别是在团队搭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获得关键客户方面提供更多帮助,成为项目的翻译器和连接器,和项目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