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已经亏麻了,硅料已经亏麻了。
但和最近的股灾相比,光伏的这点痛又算得了什么呢?另外,如果痛一痛,这个世界就能好起来,长痛还不如短痛,索性来个痛快,痛一下、痛到底,又何妨?!
既然无人来拯救,那就索性自救。这恐怕正是当下硅料企业们心态的真实写照。光伏洗牌,犹如壮士断腕,甚至是壮士断臂,才能求生。现在的光伏,也就是在手指头上割了一小刀,流了几滴血,离真正的痛,可能还早着呢。不过,大家痛定思痛,现在已经变得谨慎小心了,像2024年那样任由自己大出血的情况,估计在2025年不会再发生!
2025年1月6日,硅料企业们在北京再度聚首,磋商硅料企业减产事项。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以下两点:
第一,大家建设性地讨论减产的具体细节,以确保硅料减产可以有效执行下去。
第二,大家也确定了减产的具体目标,那就是要确保硅料价格能够回归到合理区间内。
据赶碳号侧面了解,硅料巨头们的决心和作为,现在真的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据说,某硅料龙头的产能已经降至40%,四川、云南全停,目前只保留了内蒙,另外一家硅料龙头的产能也将降到60%以下,而总部位于新疆的另外两家硅料龙头,绝大部分产能也已经关停,两家企业加起来的月产出,不过一万吨。
虽然全行业目前仍有近20万吨的库存,但最近以来下游硅片企业正在疯狂补库,硅料企业的库存在减少,硅片企业的硅料库存在增加。据说,头部硅片企业们的硅料库存目前都超过一个月以上。之所以囤料,是因为大家对于硅料价格修复性上涨,都抱有普遍预期。
那么,硅料这个光伏行业的牛鼻子,这次真的牵牢了吗?
上图这个多晶硅精馏塔,是新疆一家硅料企业的一隅。据说这家企业的多晶硅就连生产许可证都没拿到,从去年投产以来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库存。
01一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减产行动!
并不是所有硅料企业,都加入了自律公约。没有加入的,也并不是不想加入,或者其体量不够大——有一家硅料企业的产能,甚至已经排到了行业第五,仅次于新特能源。据说,有的企业是因为其N型料真的达不到行业平均水准,也有的硅料新玩家,号称规模很大,虽然在2024年也投产了,但到现在还没拿到生产许可证。当然,还有一家总部位于无锡的一体化企业,一开始拒绝加入自律公约,还放言“幼稚”,但现在又在积极争取加入“朋友圈”了。幼稚不幼稚,身体最诚实。
不管怎样,光伏行业的这场自律行动,表面静水深流,内里其实也很热闹。
1月6号的这次硅料行业内部会议,据说各家企业的一把手并没有参加,参会的主要是头部硅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因为要落实具体的工作细节。会后,有人向赶碳号表示,这场会议已经基本达成了减产之后的硅料市场价格目标。
据知情者透露,硅料企业们此次的决心,可以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来形容”。如果限产下来还是不 能达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硅料市场价格目标,硅料企业们,还会继续减产!
那么,什么是合理价格,什么又是目标价格呢?
有一种说法,是行业平均成本(含税),有一种说法是参照标杆企业——大全能源的平均成本(含税)。
不管是哪个版本,所谓的“目标价格”,估计是多数企业、多数产能仍然要亏钱,只有少数的先进产能不亏钱,但是也难言盈利。
如此说来,硅料企业们接下来的减产力度,可以参照下面两组数据作为目标了:
第一,大全能源2024年前三季度的单位成本为4.68万/吨,单位现金成本为4.02万/吨(均不含税)。
来自大全能源2024年3季报;单位成本为销售成本,包括销售运费等
第二,2025年1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成交价格小幅上涨。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5万元/吨,环比上涨2.22%;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80-4.0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88万元/吨,环比上涨2.11%。p型多晶硅成交价区间为3.20-3.6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37万元/吨。”
2024年12月,我国多晶硅产量为10.38万吨,环比减少22.10%!
综合上述(1)、(2)两点,虽然2024年12月份硅料企业已经大幅减产,但是力度仍然不够,硅料企业仍然在亏损,硅料行业仍然需要继续减产!
在2024年上半年,硅料龙头的满产、超产你可能无法想象,现在在枯水期的减产、去库你仍然无法想象。
龙头企业为什么要减产?一位专家给赶碳号算了一笔账,枯水期的电费比丰水期,每吨硅料要高出一万块钱!现在头部企业手中的库存还有10万吨左右,现在去化就相当于在电费上少亏10个亿!
2024年10月,光伏行业刚发起自律行动时,硅料行业的开工率高于50%的企业还有3家;现在,整个硅料行业的开工率,已经降至40%以下。
头部企业们在这时候减产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如果说头部企业现在还剩下半条命在苦苦支撑的话,那么目前还活着的非头部硅料企业们,可能就只剩下了一口气、甚至已经气若游丝了!即使头部企业们大减产,那些实力不济的硅料企业,现在莫说是乘机抢占市场份额了,恐怕就是从床上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02硅料企业的态度,已空前一致!
虽然这次只是讨论减产的细节,企业之间的吵架是“应有之意”,但是参会企业都非常支持这次减产。甚至可以说,在减产这个问题上,硅料企业态度空前一致。
(1)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参与的企业数量增加了:早期参与硅料行业减产的企业只有7家,这次会议又增加了3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弘元绿能居然也加入了此次硅料减产的自律行动中来。一向特立独行的弘元绿能,这次怎么就想通了呢。
在去年12月的宜宾光伏行业年会期间,光伏企业在签署自律公约时,弘元绿能非但缺席,而且公司的CMO杜青做了一个简单的评论:幼稚!
在减产这个问题上,硅料企业们的分歧在减少。特别是一些大企业,态度转变非常明显。
赶碳号认为,造成硅料企业态度大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白名单!
此前,外界传言的“白名单制度”被证实了——即参加行业自律行动的光伏企业,不得采购未参加自律行动的企业的产品,当然也包括硅料。
这种制度的杀伤力不言而喻。除了完全的垂直一体化企业以外,有哪家企业的供应链可以完全脱离上下游呢?特别是对于一家硅料企业而言,如果参与自律的硅片企业都不是自己的客户,现在又不是拥硅为王的时代,那么卖给谁呢?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东方希望、合盛硅业、其亚硅业们的命运了。
第二,活下去!
硅料企业现在是真的亏不起了,地主家也已经没有余粮!
若说血条厚的硅料企业,那一定是在2022年赚得盆满钵满的老企业。以通威股份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82.72亿元,同比下降38.73%;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39.73亿元。其中,通威股份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44.75亿元,同比下降34.47%;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8.44亿元。通威股份2024年第三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8.2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69.04%。
同期,协鑫科技亏损14.80亿元、大全能源亏损10.99亿元,新特能源亏损14.05亿元。
更糟糕的,则是新进玩家们,没吃到肉,先挨了顿揍,比如,特别是花了80亿、高位接盘施博士的红狮控股,压力可想而知。
硅料是重资产投资的行业,每万吨投资成本约为8亿至9亿元。一般情况下,项目投资时,企业都不会完全使用自有资金,而是采取银行信贷手段融资。很少新玩家有勇气背着银行贷款去亏钱。
因为所有硅料企业都“亏不起”了,所以硅料企业会选择主动止血,即使没有光伏行业协会倡导的自律行动,企业自己也会主动减产,现在再为多少“配额”去激烈争吵,显然意义不大。
龙头企业态度坚定,这可以从最近硅料企业的做法和说法上得到验证。
此前,通威股份在硅料端的开工率最高。在2024年12月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中,通威股份就表示:
“当前,受西南地区冬季进入枯水期,电力价格环比提升影响,考虑光伏产业总体行情持续处于底部调整阶段,公司旗下永祥股份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致力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光伏产业长期健康发展,逐步安排永祥股份下属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永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 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根据公司总体生产经营计划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后续具体复产安排将根据项目地电力价格变化以及市场行情统筹规划。”
03龙头企业为什么认怂了
也有人会担忧硅料价格回归到目标价后,未参与硅料行业自律的小企业、小产能还会重新启动,对这一轮硅料去产能构成消极影响。
这样的担心有些多虑。
一位硅料企业高管认为,头部企业在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硅料价格即使反弹,估计也不会高于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即使有个别小项目想要死灰复燃,仍然也是亏钱的。
同时,他也认为,若是企业一直亏钱运营,就会变得越来越没竞争力。大企业可以在盈亏平衡线上一直耗下去,硅料的洗牌过程注定很漫长,有的企业即使能够亏钱复产,又能撑多久呢?
另外,硅料项目停工时间太长,重开起来也需要较大成本,包括投料成本。如果技术、品控不过关,硅料的纯度未必能恢复至停工以前。
另一位专业人士认为,龙头企业的产能、开工率对于硅料价格有着绝对的影响力。硅料价格能否反弹,反弹到什么程度,关键还是要看龙头企业们的态度。
不管是硅料环节,还是硅片、组件环节,在2024年都曾出现龙头企业带头“卷”的现象。
现在看这种行为无可厚非,通过市场化竞争的手段提升行业集中度,当时“卷”,是为了分出高下以后的“不卷”:比如硅料的超产、硅片的低价、TOPCon更是通过低价直接出清了PERC,等等。
但是,这三个环节的龙头企业们没想到的是,他们一边流血,一边卷,到后来才发现,虽然对手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运营上可能差一些,但也都有独特优势,比如,电价足够便宜,比如危难时刻就会有人出手相救,等等。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有点像西天取经,任你孙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到最后除了个别如白骨精可以打死以外,每一个妖怪,要么是天上的宠物,要么是神仙的座驾,要么是被贬下界的干部。所以,到头来只能你好我好,于是现在大家都老老实实,自律、自救。
大佬们对于这一轮周期的预期已经越来越长。钟宝申认为,光伏已经进入新阶段,周期过后,阳光不会再照耀每一个人——言外之意会有大量企业被出清。瞿晓铧以及不少企业家则认为,这一轮周期至少两三年时间。
这样全产业链过剩的情景,在改开以来的四十多年中,大家其实都没有经历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光伏可能的确要从增量刺激进入存量博弈时代了。但不管怎样,尽人事、听天命,事在人为。硅料环节的集中度相对最高,限产限价,对于行业走出低谷,也最容易立竿见影。
哪怕洗牌剧烈而又痛苦,赶碳号真心希望,光伏的冬天,可以因为这场自律变得不再那么漫长。这样,整个行业由此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就不会那么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