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东
1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突破7.30关口,美元指数则小幅上行突破108。
1月29日,美联储宣布维持当前利率不变,保持在4.25%至4.5%之间。之所以做出暂停降息的决定,主要是美联储面临两大不确定:一是通胀是否会按预期在未来一两年内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二是当前的利率水平是否仍对经济活动构成明显抑制。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政策表示了不满,他指责美联储未能有效控制通胀,并承诺通过释放美国能源、削减监管、调整国际贸易以及重振制造业来抑制物价上涨。
美联储停止降息以及特朗普的降息表态并未打击美元,主要原因是欧洲央行继续降息,导致欧元疲软,支持了美元。
1月30日周四,欧洲央行如期降息25个基点至2.75%,是2024年6月开启宽松周期以来的第五次降息。交易员预计今年还会降息70个基点。欧美货币政策路径发生重大分歧,相信将会持续影响美元汇率,主要是推动美元升值。
目前影响美元汇率还有一个主要因素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1月23日晚播出的福克斯新闻采访中,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宁愿不对中国征收关税”,但称关税是一种对华“巨大力量”
他说:“我们对中国有一种非常大的力量,那就是关税,他们不想要关税。我宁愿不用它。但这是对中国的巨大力量。”
当被问及是否能够与中国就公平贸易做法达成协议时,特朗普回答道,“我可以做到这一点。”
正式就任美国总统第二天,特朗普便继续向中国挥舞“关税大棒”,威胁称考虑从2月1日起,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10%。
美元指数在1月24日再次重挫0.62%,跌破108关口到了107.4804,彭博美元现货指数周跌幅达1.6%,创下14个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就是因为这次美元意外大幅下挫,大大减轻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目前人民币越过多个关口,达到了7.2443,1月24日更是上涨0.60%,目前已经到了去年11月中旬最新一波贬值的初始位置。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表态基本上是一路下行的,从最初竞选时的60%一路跌到25%,到10%,到目前的这个表态,说明此前关于关税的表态,基本是竞选时的一个策略,迎合底层美国选民的偏好。但是到了真正上台,制定具体政策的时候,就要考虑政策可行性,尤其是政策的后果对于自身的危害。
同时,仔细研读特朗普关于关税的表态,就可以看出特朗普在关税上绝不会罢休,他说关税是“巨大力量”,充分显示,关税在特朗普脑子里“大棒”的特质,从第一个任期开始,特朗普的策略就是首先极限施压,然后再极限索取。极限施压,即通过强硬手段迫使他人屈服,实际上是特朗普的一贯做法。增加美国的谈判筹码,以便达成一项对美国有利的协议。
特朗普显然是想通过在关税方面的有限让步,以换取更大的利益。如果对华关税过于严厉,可能切断中国低价消费品进入美国的通路,美国不得不进口高价消费品,这样抬高物价,导致美联储不得不加息,美元随之升值,高利率和高汇率的情景显然不利于美国制造业的重整——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最核心的目标之一。
但是特朗普如果在关税方面让步,其目的在于其他领域更大幅度地索取,这无疑是我们不可能答应的。最终还会回到汇率议题上进行纠缠,这样汇率将会继续动荡,这可能是未来最大的现实。
1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计划于2月1日兑现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的承诺,并将于1月30日晚上决定是否将石油列入征收关税的商品之中。这些都符合此前特朗普的表态,尽管他没有提到对中国的关税,但这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态是必然要实施的,这进一步推动美元的升值。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