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七成头戴式耳机单价2000元以上,耳机系统最高售价约26万元,这便是耳机品牌商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菲曼)的产品。近期,专注于发烧级耳机市场的海菲曼正式冲刺北交所,拟通过此次上市募集资金5.51亿元。

2021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海菲曼毛利率维持在60%—70%,而可比公司毛利率主要为30%—40%,公司毛利率大幅高于可比公司。

不过,海菲曼存在产品线较为单一的情况。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海菲曼通过换股收购的方式陆续收购三家公司100%股权,向产业链上游拓展,由此收购了合作供应商的部分业务资产。公司实际控制人边仿与换股方结成一致行动人,北交所在审核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说明交易对手方与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核心产品头戴式耳机销量存在波动

海菲曼主要从事自主品牌“HIFIMAN”终端电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头戴式耳机、真无线耳机、有线入耳式耳机、播放设备等。

报告期内,海菲曼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2亿元、1.54亿元、2.04亿元和8868.54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5.57万元、3624.44万元、5549.98万元和2109.30万元。其中,头戴式耳机是公司核心产品,报告期各期贡献的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3.39%、77.75%、74.01%和68.24%。

不过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头戴式耳机的销量和产销率波动较大,各期销量分别为6.39万个、5.98万个、8.01万个和3万个,呈现先降后升,产销率分别为113.82%、74.06%、97.68%和81.08%。

真无线耳机是公司近年来研发的重点方向,报告期内,该产品销量分别为6654个、2125个、2.1万个和2.33万个,也存在销量先降后升情形,产销率分别为111.76%、80.07%、45.09%和106.42%。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报告期内各主营耳机产品产量、销量变动情况等,说明部分产品产量、销量变动幅度较大的商业合理性。

与可比公司相比,海菲曼核心产品瞄准全球高端、发烧级耳机市场,该类产品定价较高。以2023年为例,公司头戴式耳机售价2000元以上产品收入占比为72.06%,真无线耳机1000元以上占比为81.43%。记者查阅海菲曼官网链接的天猫旗舰店看到,其产品价格最高的是SHANGRI-LA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售价约26万元。

招股书援引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数据,全球发烧级耳机市场2022年达到28.50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41.5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到6.5%。

需要注意的是,招股书同时引用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23年—2030年,全球耳机市场规模预期CAGR达到12.6%。通过上述数据对比,未来几年,耳机整体市场增长率要高于发烧级耳机市场。此外,招股书显示,公司最近三年(2021年—2023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9.92%。

对此,北交所在审核问询函内要求公司说明产品构成中属于发烧级耳机市场的产品种类、销售规模及收入占比,说明公司是否存在主要产品所属发烧级耳机市场空间较小的风险,视情况完善招股说明书风险揭示。

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三倍以上

按照招股书所述,相对于普通的大众消费级耳机,发烧级耳机的研发、生产对技术要求较高,该市场通常由领先音频厂商发布的旗舰产品占据。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公司与耳机品牌商漫步者(SZ002351,股价17.28元,市值153.64亿元)产品相近,该公司品类较多且主要面向大众消费级市场。

海菲曼表示,公司产品定位价格较高,且海外收入占比、线上直销收入占比较高,确保了公司整体毛利率较高。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3.71%、65.06%、68.19%和68.91%,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数34.69%、32.80%、35.82%和37.37%。

然而相较同行业可比公司,海菲曼的研发费用率相对较低。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68.08万元、869.03万元、1058.81万元和564.0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2%、5.66%、5.20%和6.36%,而同期可比公司平均数为6.30%、6.72%、6.67%和8.58%。

另一方面,海菲曼的销售费用率相对较高,报告期各期分别为17.16%、19.75%、18.82%和21.86%,而可比公司平均数为8.67%、10.70%、12.35%和12.23%。海菲曼表示,主要系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产品、销售模式和营业收入规模等存在一定差异,公司产品定位全球高端电声市场,且直销模式占比相对较高,同时考虑到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相对较小,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具有合理性。

此次IPO,海菲曼拟向募投项目“监听级纳米振膜及工业DAC芯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39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3827.40万元。这一研发投入超过了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金额之和。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报告期的研发费用投入情况,说明拟投入大额研发费用的必要性。

对于申报北交所相关事宜,2月7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海菲曼并发送了采访邮件,但接线人员提供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截至发稿邮件也未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