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content/themes/fj/img/banner.png)
作为2025年总台春晚独家笔记分享平台,2月6日,小红书对外发布了一年一度春节庙会的收官战报,战报显示,1月22日至2月4日期间,站内亿级爆款话题达988个。此外,春节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925亿,话题累计互动量达47亿。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小红书争取成为春晚全民话题讨论场的同时,淘宝也在春节期间摩拳擦掌。
此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便宣布,淘宝成为2025乙巳蛇年《春节联欢晚会》独家电商互动平台。
围绕着春晚,今年淘宝的玩法与往年有些不同。1月21日起,用户上淘宝搜索“淘个好彩头”参与活动时发现,淘宝发红包的第一个环节,是让用户先许下新年愿望。除夕夜,总台春晚主持人则宣布,淘宝上有7.2亿心愿被来自全球的华人点亮。
显然,平台们在砸重金投入春节活动的同时,也在绞尽脑汁玩出新花样。
就今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平台各自的动作,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崔丽丽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平台几乎是拼尽全力争取与春晚等大型年节性IP挂上钩,“不仅仅电商或者支付平台,现在连大型计算基础设施(阿里云)都纷纷加入,几乎成为了一个消费级互联网平台希望全员参与的事件”。
崔丽丽表示,春晚毕竟还是一个大事件,不管是中央台、地方台或者是一些大型内容类平台都有着细分客群领域的影响力。她认为,今年的蛇年有一些独特的要素,比如说第一个非遗春节、“两头春”等,这些传统元素的加入,也使得互联网流量的变现增加了更多的场景。
平台们积极参与情有可原,同时却也可以发现,平台们并没有追求直观的变现,而是更强调“互动”数据。对于平台们而言,“春节档”争夺的究竟是什么?
淘宝、小红书、抖音、微信⋯⋯春节营销鏖战,谁更特别?
据人民网报道,截至1月29日2时,总台春晚境内全媒体累计触达168亿人次,比去年增长了18.31%,其中移动端受众规模3.72亿人,比去年增长了52.46%。
2015年至今,网友们对每逢春节在互联网平台上“抢红包”已经习以为常,从简单的“摇一摇”到“集五福”,平台们也玩出了不少花样。乘着春晚的东风,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的这场营销鏖战里,平台们的玩法和往年有所不同。
据悉,今年,小红书再次与央视春晚深度合作,于除夕在春晚后台打造了《大家的春晚》直播,持续七小时。除此之外,春节期间,小红书设置了春节庙会主会场地图,用户通过逛一逛“集贴纸换小红袋”的方式,浏览、参与各类春节兴趣话题、视频的讨论。
记者还了解到,小红书话题页面也做了改版,降低互动门槛,激发用户的讨论与互动。
而淘宝,在准备了25亿元的大红包的同时,上线了春节许愿活动,参与者还能领取春晚云参演证。1月29日的数据显示,全球华人在淘宝累计许愿7.2亿次,有超1亿用户在淘宝领取了云参演证。
与小红书和淘宝相比,抖音的存在感稍显微弱。
1月15日,抖音宣布,抖音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达成合作,也就是说,2025年1月28日晚,观众可以通过抖音观看央视总台春晚直播。
此外,根据2月4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2025春节消费数据报告》,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抖音里灯会内容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了47%,文化兴趣消费带动民俗游园会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46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期间,还打响了一场“送礼物争夺战”。
微信小店在2024年12月率先打响“送礼大战”的第一枪,开启了“送礼物”功能的灰度测试。1月8日消息,淘宝已面向所有用户上线新功能“送礼”。淘宝App支持该功能的商品页面底部新增“送礼”选项。此外,1月17日,京东在最新版本APP中上线了“送礼”功能。据悉,京东送礼功能基本覆盖了适合送礼的全部自营商品。
2月5日,微信发布2025春节数据报告。报告显示,送礼“蓝包”功能开通后,收到礼物数目最多的省份前三名是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其中书籍成为许多用户的送礼首选,多个书籍品类送礼订单量环比增长10000%+。
平台们在“争抢”什么?
声势浩大的春节鏖战告一段落,平台们究竟是在争抢什么?
对此,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电商在春晚的营销已经有些年头了,从拉新用户到以促活为主。今年的趋势仍然是促活,同时不断加强趣味性和娱乐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升销售转化。庄帅提到,其中也有更多的品牌商加入与电商平台一起联合营销。
“春晚作为中国传统春节的常规节目,一直有着强大的话题性和影响力,今年也不例外。对于电商平台强化社交体系和新技术新功能的应用有着长久的影响。”庄帅表示。
崔丽丽则表示,春节期间,(平台们)争夺的无外乎就是曝光量、流量和用户参与。她认为,在存量市场中,营销是一场持续而长久的竞争。不在于某个时点会持续怎么样,而是每个时点都不能缺席。
事实上,在春节期间的动作也反映出了各大平台对未来的规划。
以小红书为例,在春节期间,与春晚合作,孵化热门话题,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小红书正试图打造全民讨论场,相较此前“种草平台”的定位显然已经更进了一步。
在小红书2月6日发布的战报里,也提及了《又见爱人》在1月19日到1月24日期间在小红书独家内容诞生了全网爆款话题178个。如今,打开小红书搜索也可以发现,小红书热点排行大多与“种草”并没有直接关系,更多是时事热点内容。
而对于淘宝而言,从去年开始,其营销方向就已经出现了变化,显示出了追求留存而非直接转化的迹象。
比如,2024年夏季,巴黎奥运会期间,淘宝上线了“淘宝运动会”活动,参与就有奖励,冠军能获得万元金牌。2024年5月10日是淘宝创立21周年,从该年5月6日开始,淘宝启动了一系列“免单答题”活动,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活动吸引上亿人次关注和参与。
可见,无论最后是否达成了可观的转化成交,对于平台们而言,押注春晚、积极参与春节营销显然都能收获一定价值。
“春晚的品牌价值,可以让互联网大厂的品牌美誉度获得更高的含金量,同时也是互联网大厂显示自身实力的亮肌肉打法。”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另一方面,春晚的全民性,也可以让互联网大厂的许多产品、服务,借助春晚舞台进行展示,或成为一时流行,如摇一摇;或开启风口,如送红包。此外,对互联网平台来说,其缺少的中老年用户,也可通过春晚展示而获得一定的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