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content/themes/fj/img/banner.png)
又一家企业要推出智驾功能的保险了。
日前,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小鹏汽车将于近日联合保险机构推出定制化智驾保险产品。
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小鹏汽车联合保险机构推出的智驾保险产品将覆盖城市、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聚焦于解决用户在智驾使用中的责任界定与安全保障痛点。该智驾保险产品权益或与用户智驾里程、使用时间等数据挂钩,如果车主经常使用智驾功能且驾驶行为良好,可以获得显著的保费折扣。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资料图)
在此之前,平安产险与赛力斯也合作推出了智驾保障服务计划——智驾无忧服务权益,覆盖智能泊车、智能驾驶等8个场景,提供智能驾驶责任风险保障方案。平安产险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型风险点,如泊车辅助、巡航辅助、领航辅助及网络安全等,设计了针对性的保障方案,有效覆盖各类功能风险责任。
对于车企不断在智驾险领域加码的动作,有观点认为,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尤其是L3级自动驾驶临近落地,驾驶主体逐渐由“人”向“自动驾驶系统”转换,具备智驾功能的汽车正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风险问题,也催生了新的保险保障需求。
此外,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过去,智能驾驶技术虽然不断发展,但由于事故责任界定和保险理赔等问题的存在,让部分用户对智能驾驶仍心存顾虑。”
平安产险方面进一步解释道,就具备智驾功能汽车的应用而言,一方面,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规定不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尚未明确不同驾驶情景下的责任认定规范,导致智驾场景人机定责难;另一方面,数据监管与立法需要健全,法律尚未明确界定数据的归属权、使用权和保护权,导致汽车制造商、系统供应商、车主以及保险公司等各方主体在数据交互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惑与争议。
“像小鹏汽车这样的企业推出智驾保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打破这一困境,产品覆盖智驾场景下的各类风险,让更多用户能够放心地使用智能驾驶功能。”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认为,智驾保险将有助于消费者为产品买单,大幅提升信任度。“能够做出这样承诺的主机厂,一定经过了大规模的产品交付,积累了大量的实际运行数据,证明其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并且具备快速迭代和进化的能力。”于骞说。
根据小鹏汽车方面的数据,小鹏汽车2024年智驾功能渗透率达到97.3%,智驾总里程同比增长141.28%,城市NOA车型渗透率持续增长;鸿蒙智行方面的数据则显示,2024年,鸿蒙智行年度智驾总里程超过12亿公里,其中高速智驾里程9亿公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些企业或品牌在车辆上使用各类传感器等硬件设备,测试数据体量相对较大,但各家企业数据的来源冗杂、格式不统一、数据整理转化难度大。同时,自动驾驶算法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使得承保理赔数据不够稳定和充足,不利于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定价。
此外,当前智驾出险数据也较少,在这样的数据现状下,精算师很难依据有限的数据得出合适的保险条款、准确的保险费用,以及合理的赔付金额。而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就智驾保险或者智能网联汽车保险服务体系而言,领域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迭代,并且涉及汽车、通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仅依靠保险公司自身的专业能力很难提供全面优质的保险服务。”鼎和保险车险部总经理李为民认为,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和合作是搭建智能网联汽车保险服务体系的关键,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车企及运营商、保险科技公司等需要通力合作,形成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