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11日讯(记者 徐昊)12月11日,乘联分会公布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其中,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由于春节较早,很多消费者提早在2024年末完成春节前的置换购车计划,因此1月车市稍弱于往年车市的火爆节奏,加之1月的有效销售时间少4天以上,因此出现零售负增长符合预期。

尽管汽车市场整体受到季节性影响,但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在13家A/H股上市公司中,仍有7家车企完成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半数,其中吉利汽车实现了同比和环比的双增长。

2025车市首月“放榜”:季节性回落下超半数上市车企同比增长-编程日记

比亚迪在1月依旧以30.05万辆的销量蝉联冠军,同比增长49.16%。随着比亚迪汽车滚装运输船陆续交付和海外市场的加速布局,其1月海外销量达6.6万辆,同比大涨83.4%。

分品牌看,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依然是比亚迪最重要的销量来源,二者1月销量为27.8万辆,占总销量的93%。1月8日上市的 MPV车型比亚迪夏,在20天左右的实际销售时间里,销量达到10,003辆,展现出了较大的市场潜力。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并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其中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21款车型,覆盖7万级到20万级,均将推出可实现包括高快领航、城市记忆领航等在内的高阶智驾功能。同时,比亚迪对部分老款车型价格也进行了调整,其中秦PLUS DM-i价格下降7000元,秦L DM-i价格下降10000元。随着智驾版新车的陆续交付和老款车型的加速“清库存”,比亚迪接下来的市场表现,更值得期待。

吉利汽车1月则在国内市场表现出了强势增长,1月总销量达到26.67万辆,环比增长26.98%,同比增长24.94%,在国内市场销量接近24万辆,以5,742辆的优势超过比亚迪。其中,新能源车品牌吉利银河对销量增长起到了巨大拉动作用。吉利银河1月销量达到9.3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3.99万辆,同比增长134%。从销量占比来看,银河销量占吉利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也从去年1月的18.71%提升至超35%,大涨16个百分点。

作为比亚迪重要的竞争对手,吉利汽车也在进一步加强智能化方面的能力。2月10日,继吉利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之后,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内部会议上宣布,将于今年3月初对外发布AI智能化战略。

长安汽车在1月销量为27.57万辆,同比微降1.66%,环比增长9.98%,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7万辆,同比增长28.35%。其中,深蓝汽车交付2.46万辆,同比增长 34%;阿维塔交付8826辆,同比增长超25%;长安启源交付10816 辆。

长安汽车同样于近日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从今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在智驾维度,2026年天枢智驾将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进一步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

造车新势力“小零蔚”和北汽新能源同样在1月实现了销量的同比增长。其中,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超过3万辆,同比增长268.88%;零跑汽车交付2.5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05.02%;蔚来1月交付新车1.39万辆,同比增长37.87%。

北汽新能源1月实现销量7219辆,同比大涨383.9%。在享界S9发布后,北汽新能源的整体市场表现正向好发展,2024年8月到12月极狐销量已连续5个月破万。

在燃油车市场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和长城汽车1月出现了销量同比和环比的双降。在2024年一路增长的赛力斯和理想汽车也在1月未能实现开门红,或与新产品空档期有关。

“1月零售在过去10年中仅高于2020年和2023年的1月零售,预计2025年’低开高走’的潜力巨大。”崔东树预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厂商都在节后抓紧恢复工作运行。随着部分地区“以旧换新”政策的逐步发布,车市进入节后回暖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