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content/themes/fj/img/banner.png)
财联社2月13日讯(记者 闫军)百亿私募数量进一步缩水。
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半夏投资、磐松资产等多家此前百亿私募管理规模变更为“50-100亿元”之间。百亿阵营悄然生变。财联社记者从私募排排网获悉,最新数据显示,当前百亿证券私募数量为80家,相比2024年底的89家减少9家。
具体来看,上海保银私募、磐松资产、歌斐诺宝、远信投资、展弘投资、上海波克私募、宽远资产、半夏投资、融葵投资、国寿城市发展产业投资等10家私募暂时退出百亿私募阵营。
与此同时,量化私募海南图灵私募则成为2025年唯一一家新晋百亿私募。
百亿私募缩水至80家,这一数据较2023年底的104家,减少了24家,降幅达到23%。对于管理规模下降的原因,财联社向有关私募管理人求证获悉,原因有二:
一是净值下降,导致规模缩水。去年924行情,不少私募净值再创新高,而随后的调整也让不少私募净值有所回撤,1月市场“倒春寒”明显,影响了净值;
二是年底资金回笼需求等原因导致客户赎回。权益市场波动、短期业绩波动、资产配置方案变化和客户业绩考核周期等因素都会影响客户的投资决策。此外,年底客户用于自身财务规划和资金周转的赎回也较为明显。这一点,在磐松资产上较为明显。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尽管滑落百亿阵营,但当前规模依然有90多亿元,其中,客户止盈资金回笼方面的赎回较多。
10家私募规模跌出百亿阵营,1家新晋
当前百亿证券私募数量为80家,相比2024年底的89家减少9家,其中,上海保银私募、磐松资产、歌斐诺宝、远信投资、展弘投资、上海波克私募、宽远资产、半夏投资、融葵投资、国寿城市发展产业投资等10家私募暂时退出百亿私募阵营,海南图灵私募则成为新晋百亿私募。
较2024年底相比,其中百亿主观私募减少6家,百亿量化私募减少1家,“主观+量化”减少2家。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80家百亿私募中,百亿量化私募为32家,百亿主观私募为40家,百亿主观+量化私募有7家。
其中,半夏投资、磐松资产是市场较为熟知的私募管理人,此次退出百亿私募阵营,引发了一定的关注。
半夏投资创始人为李蓓,其向来以大胆发声著称,在去年底最新公开发声中,她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和经验指出,尽管过去一年业绩不理想,犯了一些错误。这是客观事实,自己并未避讳。
但是站在现在,李蓓表示并不焦虑。认为自己比两年前的认知水平有比较大的提高,也看到了重要的拐点和机会,更深地理解了传导机制,所以现在自己是淡定且踏实的状态。相信未来几年我的业绩表现会变得更好。
磐松资产是今年出现的网红私募,公司自2023年1月开始展业,曾经因多只产品宣布不收业绩报酬等成功出圈,小盘风格受挫,量化中性策略业绩在2月、4月乃至9月均遭遇较大回撤的时候,磐松总是独立于行业之外。凭借着低费率和过强的业绩,磐松资产此前在直销渠道就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管理规模也是节节攀升,在2024年3月管理规模超过50亿,到了同年7月就突破100亿。
在此次跌出百亿规模后,财联社记者从公司方面获悉,当前规模依然在90亿元以上,权益市场波动、短期业绩波动、资产配置方案变化和客户业绩考核周期等因素都会影响客户的投资决策。首先,年底客户资金周转赎回。其次,策略使然,磐松采取低频系统性投资策略,主要预测未来一个月的股票回报,策略核心在于追求股票长期价值的发现,而非去捕捉短线交易机会,所以会出现短期的规模波动情况。
此外,针对量化产品的容量问题,磐松资产方面表示,过去一年,持续加大在数字化管理工具、人才梯队建设以及策略迭代上的投入,确保管理效能与业务规模的动态适配。未来仍会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将管理规模的增长建立在投研、风控、服务能力同步提升的基础上,而非单纯追求数字扩张。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公司流动性管理充足,策略容量空间充裕,未来也将根据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科学规划发展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图灵私募新晋百亿量化私募,也是2025年唯一一家晋升到百亿的私募。创始人王亚民有丰富的海外量化经历,曾在GMEX Group担任衍生品设计顾问,并在摩根士丹利(伦敦)、瑞士信贷等机构任职,回国后曾在中量宝、象形资产、上海鸣熙资产等私募任职。
但斌减仓英伟达再受关注
1月A股遭遇“倒春寒”,私募管理人业绩如何?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379只百亿私募旗下产品,1月收益均值为-0.97%。
其中124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32.72%,来自于乐瑞资产、黑翼资产、博润银泰投资、阿巴马私募、千象资产、盛泉恒元、明汯投资、进化论资产等在内的28家百亿私募,其中收益在1%以内的有81只;收益在1%-1.99%的有33只;收益不低于2%的有10只,最高收益为9.39%。
蝉联两年百亿私募冠军的但斌去年四季度调仓公布,东方港湾分别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新提交了美股持仓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其美股持仓市值为9.95亿美元,约合72.7亿元人民币,上季度末为9.69亿美元,环比略有增长。
在个股变动上,东方港湾减持了第一大重仓股英伟达,减仓比例近三成,不过因杠杆原因,其在英伟达上的头寸依然不低。在加仓方面,特斯拉加仓明显,翻倍增持,在业内看来,但斌加仓特斯拉或是对特朗普赢得竞选的“下注”。此外,东方港湾在2024年四季度还新进买入了台积电等三只个股。
知名私募看此轮科技行情
DeepSeek引发了国内外机构对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估。自春节假期结束后,市场经历了6个交易日。整体而言,关键指数呈现拾级而上的态势。春季攻势进入佳境,知名私募管理人在2月的观点中有对科技股的看好,也有对泡沫化的提醒。
中欧瑞博的吴伟志认为,DeepSeek出来后,对中国企业不会错过这一轮AI科技浪潮的信心大大增加了,他引用科技组投研人员的话说,“中国AI一下子天亮了!”在投资领域,他认为,美国科技+中国制造是当今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两个领域。也是做投资最值得重视的两个领域。
同时,随着美股成为不少人的信仰,他认为,2024年底美国科技股似乎有一点像2021年初中国的那一批核心资产,公司可能都还是好公司,但是后来几年收益率显著跑输,问题可能还是出在估值上。在今年做多中国优质资产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源乐晟资产也在最新月度策略中指出,今年随着国内大模型的进步,尤其是DeepSeek实力破圈,引发产业界群情兴奋,国内的应用会加快落地。维持年度策略中的相关判断,AI及落地会持续成为市场热点。随着中美AI竞争起跑线被快速拉近,过去缺失的环节被补齐,商业化过程被加快。
夏俊杰在仁桥资产2月观点中提出“只是一场AI的独舞吗?”的疑问,他表示,长假期间,DeepSeek R1的横空出世把对AI的讨论推向了新的高度,无数种事实和观点如雪片般飞来,我们能感受到网络或流量背后情绪的剧烈跳动,但AI毕竟不是全部,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感知世界的变化。
夏俊杰提醒投资者,AI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何时乃至何种方式实现AGI仍无法预知,但股票市场的热度早已向着泡沫化的方向演绎,貌似这是一场AI的“独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