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

NO.1 比亚迪2027年将示范应用固态电池

2月15日,比亚迪锂电池CTO孙华军透露,比亚迪计划在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硫化物固态电池将是方向之一,主要针对中高端电动车。孙华军预计,2030至2032年硫化物固态电池将进入拓展期,应用于主流电动汽车。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表示,未来15至20年内磷酸铁锂电池不会被淘汰,固态电池将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与磷酸铁锂电池相互赋能。

点评:比亚迪计划在2027年启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应用,标志着其在电池技术上的前瞻性布局。这一发展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在电动车市场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可能提升其在高端电动车细分市场的竞争力。随着固态电池的逐步推广,相关电池行业或迎来新的增长周期,推动市场对电动车及其相关供应链的积极关注。

NO.2 小米汽车进行人事调整

2月15日,小米汽车进行人事调整,任命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分管智能制造部、工厂及体系运营部;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继续兼任供应链部、质量部总经理;任命小米早期员工于锴为产品部总经理,负责小米汽车产品定义和产品线管理;同时,刘黎被任命为智能座舱与App部总经理。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优化小米汽车管理团队结构,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向集团CEO雷军汇报。

点评:小米汽车的人事调整显示出其对管理结构的重视,旨在优化团队以提升业务运营效率。新任命的领导者将直接影响智能制造、供应链及产品定义等关键环节,有助于小米在竞争激烈的电动车市场中增强响应速度与创新能力。这样的战略布局可能吸引市场对小米汽车未来发展的关注,提升行业板块的整体活跃度。

NO.3 保时捷在美召回1157辆911车型

2月15日,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披露的两则召回公告,保时捷将召回878辆2025款911车型,原因为前大灯低光束因软件故障可能对迎面车辆造成过度眩光,降低对方驾驶员的可见度并增加碰撞风险;将召回279辆2023款911车型,原因为后排安全带扣螺栓可能未按标准拧紧,导致碰撞时无法有效约束乘员,增加受伤风险。

点评:保时捷宣布在美国召回1157辆911车型,反映了其对车辆安全隐患的重视。尽管召回事件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短期影响,但其积极应对将有助于维护消费者信任,并进一步推动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这一事件也可能引发市场对豪华汽车品牌安全标准的关注,从而影响相关行业板块的监管与竞争格局。

NO.4 极氪领克股权交割完成

2025年2月14日,极氪正式完成对领克51%股权的交割,同时极氪科技集团宣告成立。双品牌整合后,研发效率提升15%,制造成本节省5~8%,管理效率提高20%。极氪将在今年推出两款新车,领克也将上市一款大六座旗舰SUV。集团2025年销量目标定为71万辆,其中极氪品牌32万辆,领克品牌39万辆。此次“极速整合”彰显了吉利控股集团落实《台州宣言》的决心与执行力。

点评:极氪完成对领克51%股权的交割,显示出吉利控股在品牌整合与资源优化方面的战略眼光。整合后研发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将为未来新车型的推出奠定坚实基础,增强市场竞争力。2025年销量目标的设定也不仅反映了对市场的信心,还可能吸引投资者对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关注,进一步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NO.5 极越完成首批车主定金退款

2月14日,极越公司发布退款进度说明。截至2月13日,第一批车主定金退款工作已完成,63人成功退款,4人因信息错误待付款,3人多次未接听沟通电话。极越对车主的耐心与配合表示感谢,并宣布第二批退定工作已启动,团队正全力整理用户名单,全面排查核实申请退定用户信息,确保准确无误。极越致力于提供清晰透明信息,全力保障车主权益。

点评:极越完成首批车主定金退款,展现了其对客户关系和企业诚信的重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公司及关联方的信任,同时引发市场对其后续服务与运营能力的关注。随着第二批退款工作的启动,极越为投资者提供更为积极的预期与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