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新闻记者 | 陆柯言 李彪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微信搜一搜接入DeepSeek的消息在周末引发讨论热潮,也间接引燃了股市。2月17日开盘,腾讯股价一度冲破500港元,此后回落至495港元上下。
目前,该功能正在灰度测试阶段。部分用户可以在微信搜一搜界面上点击“AI搜索”,选择由DeepSeek-R1提供的深度推理服务。由于使用人数过多,2月17日,微信搜一搜的R1入口已经出现了服务器繁忙现象。在提问一次后,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进行二次提问。
作为月活近14亿的国民级APP,微信接入DeepSeek引发了外界的无数想象。一种猜测在于,未来将不仅仅是搜索功能接入DeepSeek,微信自带的聊天、朋友圈等功能,都有可能被AI重做一遍。例如让AI Agent(代理)来进行群管理、公众号文章搜集,甚至购物时的个性化推荐等。
但这对产品动作一向谨慎的微信而言,显然还太早。腾讯也在回应中表示,数据源既基于公众号等微信生态内容,也包括全网内容。同时,AI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
也正是因为在功能更新上向来谨慎,此次微信的快速反应也让外界意外。除微信之外,腾讯多个产品也已接入DeepSeek,如腾讯云AI代码助手、腾讯元宝等,但腾讯同时也并未放弃自研——2月17日,腾讯自研的混元T1深度思考模型也在腾讯元宝小范围开启灰度测试。
相比起其它接入DeepSeek的应用,微信搜索的优势在于,它无需安装新的APP,能够更便捷地获得服务。并且,它可以在搜索结果中囊括公众号等微信生态内容,而这也是中文互联网中最为优质的内容之一。
而对于微信自身而言,接入DeepSeek的核心目的在于盘活并打通微信生态内的流量。早在去年,微信就已经上线过基于混元大模型的AI搜索服务,但水花并不大。引入DeepSeek后,AI搜索必然将带动用户使用微信搜一搜的频率,而这也能够再次激活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朋友圈等历史内容,大幅提升平台内部的生态效率。
打通微信生态内的各个原子化组件,也是微信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以微信大力推进的直播电商为例,此前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就曾表示,微信电商要与微信生态系统的所有元素相连接,包括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以及包括微信内发生的所有社交和群组活动,这也是它与传统直播电商的最大区别。也只有做好连接,微信生态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但在实现美好想象之前,微信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在接入DeepSeek之后,庞大用户涌入造成的服务器过载崩溃、网站卡顿,也是对算力的一场考验。
两家AI公司的员工都向界面新闻表示,各家互联网大厂、金融、医疗、教育及各行各业公司都在扎堆官宣接入DeepSeek R1模型。这些公司所做的大都类似于在自家产品服务上开“入口”,然后接入兼容DeepSeek开源模型所提供的API接口。这类工作实现起来并不难,成本相对不高,是目前最容易搭上DeepSeek“顺风车”的方法。
但越来越多公司要同时访问DeepSeek API,十亿甚至更多的API调用量不仅令DeepSeek难以承受,也让整条产业链上的服务器基础设施“亮起红灯”。
按照DeepSeek面向企业客户推出的API服务模式,模型厂商提供的API接口采用token数量(token是模型处理的基本单位,用户与AI模型互动提出的不同任务,如对话、翻译,都需要消耗不同数量的token)统一收费。这种模式的问题是没有并发保证,接入越多用户,使用时就速度会变慢。
因此,算力市场扩容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
“去年许多云计算厂商算力闲置率高,国内许多新建的智算中心利用率偏低,主要因为许多企业发现接入AI模型的API后找不到进一步的落地应用场景。整个市场的API调用量不足。DeepSeek出现后,一方面会刺激市场投入更多用于AI基建扩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善云计算厂商的算力利用率。”一位头部券商机构的TMT研究主管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