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魏官红
“消费者想要一个全能的抽湿机,在净化空气和抽湿效能都做得好,(但)根据我们本次测试发现未必能那么理想。”
2月17日,在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消委会)最新一期月刊新闻发布会上,香港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现场答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提问时表示,回看2020年~2023年,抽湿机性能表现经常参差不齐。相比2023年,2024年市场上的抽湿机表现明显提升,这也代表着产品和科技的进步。只是在加装HEPA过滤器后依旧表现不一,消费者要留意自身需要和产品效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香港消委会与香港机电工程署合作测试了14款压缩式抽湿机的效能及安全程度,涉及TCL、飞利浦、惠而浦、东芝、LG等国内外品牌。
近年来,不少抽湿机以具备空气净化功能作宣传,消费者自然期望这些新产品表现卓越。然而测试发现,8款可配备HEPA过滤器作空气净化的样本去除颗粒物及甲醛的速度悬殊,去除甲醛的速度可相差6倍。
香港消委会研究及试验小组主席钟志勇教授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抽湿机时,需要参考产品的标签对抽湿机能源效率在标准环境下的标识。
消费者选购抽湿机时首要考虑是其抽湿效能。在标准环境下,有5款样本所量得的每日抽湿量略低于其额定数值,偏差在0.5%至6.8%之间,仍在能源标签计划容许的公差范围内。而在厂商环境下则有7款样本量得的每日抽湿量略低于其额定数值,差异均少于8%,差异仍在国际惯常做法容许的公差范围(+10%)内。各样本在厂商环境下量得的每日抽湿量为19.8升至29.8升,较其在标准环境下量得的高出约56%至82%不等(平均约69.7%)。
香港消委会表示,过往曾多次促请厂商不应采用不能反映实际使用情况的厂商环境所量得的抽湿量作产品标示及宣传,现再次促请厂商应作出改进。
虽然能源效率反映了抽湿机的节能表现,但不同的家居环境对抽湿需求有所不同,会影响实际的电费开支。香港消委会以每年使用450小时计算(约90天,每次5小时),以每度电1.7港元计算,额定抽湿量较高的4款样本电费约为194港元至218港元,而额定抽湿量较低的10款样本则介乎127港元至196港元不等,在额定抽湿量较低的样本中最高与最低电费可相差约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