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2月19日,据《科创板日报》消息,蚂蚁集团旗下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开启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相关岗位招聘,标志着蚂蚁集团正式下场自研具身智能机器人。
天眼查APP显示,上海蚂蚁灵波科技于2024年底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界面新闻从猎聘网上看到,该公司招聘的岗位包括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软件工程师、人形机器人硬件结构工程师、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软件工程师、人形机器人整机/硬件产品专家等,工作地点涵盖上海、杭州两城,薪酬范围大致在35-80k之间,提供16薪。
以薪酬较高的人形机器人硬件结构工程师为例,该职位主要负责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关节、肢体、躯干等关键部件的设计,保证机械机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对机器人机械零部件进行硬件规格设计,优化机器人结构构型等。
其要求应聘者具有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学历,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软件或相关专业,拥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参与过一个以上量产产品开发。
针对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软件工程师的职能要求,蚂蚁集团特别强调了“开发自研机器人操作系统,建设开发者平台与生态,包括需求分析、实现、测试、文档等工作。”
对于上述消息,界面新闻向蚂蚁集团方面寻求置评,截至发稿未有回应。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新方向,商业潜力巨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有望 在2030年达 “千亿元市场”;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
从自身发展而言,蚂蚁在金融科技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和AI技术,或是希望通过拓展业务边界,在智能硬件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
尽管此前蚂蚁集团少有研发硬件产品,但参与了一些对上游公司的投资。2024年,蚂蚁集团领投无锡沐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数亿元A3轮融资。后者主要做可重构可编程系统芯片的研发和销售,产品包括密码安全芯片和智能网络控制器芯片。
蚂蚁集团旗下的上海云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为清微智能的新股东。清微智能专注于研发可重构计算芯片,该芯片在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以及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仅如此,该公司也是智能仓储机器人企业极智嘉的股东之一。
无论是和国外的波士顿动力学、特斯拉,还是国内时下大热的宇树科技、科大讯飞等公司相比,蚂蚁做机器人都显得晚了一步。但考虑到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蚂蚁选择站上牌桌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