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特斯拉中国发布软件更新通知,推出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根据官方介绍,新版本进一步优化了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同时,新增驾驶室摄像头功能,用于监测驾驶员注意力并确保安全。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方App
受此消息影响,2月25日A股无人驾驶概念股震荡走强,截至收盘,动力新科(600841.SH)股价上涨8.51%、赛为智能(300044.SZ)股价上涨4.71%。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本次更新,特斯拉官方客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使用本次更新功能需购买价格为6.4万元的FSD智能辅助驾驶服务。该客服明确告诉记者,本次更新不同于美国市场的FSD(Full Self-Driving),无法实现无人自动驾驶。此外,本次OTA更新后,特斯拉中国官方将FSD称呼从“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改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
针对此次更新,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在2月25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此次更新为终端用户带来了新的智驾选择,也将进一步激活汽车行业的智能驾驶竞争。”不过,他也强调,中国复杂的高密度交通路况对自动驾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技术深度本地化。目前,国内车企在城市道路自动驾驶领域已相对成熟,本土供应链也已构建芯片、算法、数据闭环等核心能力。
使用需花费6.4万元,此“FSD”非彼“FSD”
根据官方内容,特斯拉本次软件更新(版本号:2024.45.32.12)对现有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进行了优化,改进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车辆在高速路和城市道路上,能根据导航自动驶出匝道或交叉口,识别交通信号灯并完成直行、左转、右转、掉头等操作,还能根据车速和路线自动变道、选择最优路线行驶;二是新增驾驶室摄像头功能,监测驾驶员是否集中注意力。
官方信息显示,目前在美国市场推送的FSD V13.2已支持“点对点”全自动驾驶,车辆拥有从停车状态直接启动FSD、自动换挡和目的地自动泊车等功能。对此,记者在对比特斯拉最新版本FSD V13.2的功能后发现,本次OTA更像是对现有Autopilot的优化升级,而非完整的FSD(完全无人驾驶)功能落地。
此外,若要使用本次更新的版本,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用户需支付6.4万元购买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套件;若已购买售价3.2万元的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套件,则需在此基础上额外支付3.2万元即可升级;其次,车辆需搭载最新的自动辅助驾驶硬件(HW4.0),且软件版本需为2024.45。这也意味着,此前购买过FSD功能,但搭载HW3.0硬件的车辆将无法实现此次更新。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方App
实际上,自2024年起,特斯拉就多次表示FSD有望于2024年底在中国市场推出,然而这一计划被一再推迟。2025年1月底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解释称,FSD迟迟无法入华的原因之一是本地交通数据的缺失。例如,国内的公交车专用车道非常复杂,而特斯拉无法将训练数据转移,只能通过道路视频进行模拟训练。
在此背景下,有观点认为,此次OTA或许是特斯拉为FSD入华所做的准备,即提前开始收集本地驾驶数据。另据晚点Auto报道,特斯拉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定向FSD测试,覆盖研发部门的部分人员。如果情况顺利,下一步特斯拉中国将在内部进行员工分批测试。
智驾平权浪潮下,FSD入华面临挑战
在国内玩家纷纷加码智能驾驶技术的背景下,特斯拉FSD入华是否还能保持领先地位,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将智驾功能下探至7万元级市场。与此同时,国内智驾驶芯片等领域技术能力也在快速提升。例如,黑芝麻智能的武当C1200家族芯片通过将座舱域、驾驶域、车身域、网关域集成在一颗芯片中,帮助车企实现架构融合,从舱驾一体到NOA的快速迭代。
如果单从目前特斯拉中国推出的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来看,此次更新后实现的自动驶出匝道、识别交通信号灯等功能,国内部分车企早已量产并全量推送。此外,华为的智驾系统支持购车首月1万元买断,而特斯拉FSD功能的高定价(6.4万元)也使其在性价比上不占优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资料图)
实际上,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智能化赛道,特斯拉FSD在中国市场的优势似乎正在减弱。
对此,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业务负责人张宁在2月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FSD在这个时间节点进入市场,也不可能是碾压式的存在。”他认为,特斯拉此时推出FSD可能是一种策略,因为目前所有竞争对手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智驾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近日,元戎启行CEO周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FSD V13版本的变化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导航变道模块上,国内企业目前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过,他也强调,智能驾驶的对比不应仅停留在静态场景(如导航功能),而应更多关注动态场景,例如拥挤的车流量、大量加塞行为以及电动自行车等复杂路况。周光指出,FSD入华后,仍需针对这些场景进行数据收集和训练,因此要在国内达到好用的状态还需要一定时间。
杨宇欣则认为,FSD本地化在激活本土汽车智驾竞争的同时,将推动国内供应链在数据合规、算法适配、软硬协同等环节的升级,并进一步加速高性价比本土智驾方案的规模化应用。但从长期来看,智驾功能还是要回归到用户体验与成本的平衡,本土车企在多年的技术积累、场景理解和供应链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原先也担心特斯拉FSD进来以后,会搞得‘天翻地覆’,但是现在有了DeepSeek,这种风险降低了。”2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专家媒体交流会上表示,因中国汽车企业广泛接入DeepSeek,对特斯拉FSD入华后国内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继续居于领先地位保持信心。他认为,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特斯拉FSD要进入中国也要经历各种关口。
国泰君安在近期的研报中心表示,在特斯拉FSD入华的鲇鱼效应下,国内智能驾驶行业的产业化将再次提速,带动本土智能驾驶整车厂和供应链发展。中金公司则在研报指出,2025年有望成为智驾从量到质的发展大年,两条主线:一是从L2+功能的逐步完备,到开启L3车企竞争新篇章;二是特斯拉FSD入华和Robotaxi带来的双重潜在正向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