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主要是学什么
本人设计专业,文化遗产保护方向的毕业生,发表一点自己对这个方向三年来的一点看法吧。
文化遗产这个方向,开设时间短是它的主要问题之一。师资力量来源于各个专业的各个方向。且这些师资力量依然从事的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兼顾的给你带带课而已。这也就造成你的代课老师(甚至包括你的导师)都并不能完全的指导你这个方向的知识。
自学是这个方向必备的技能。博物馆学、艺术学、设计学、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等学科。你读研时文化遗产一定是属于上述学科下的一个方向,那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就需要你自学来学习了。
再来说说学校开设的课程。包括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展示、文化遗产运营、民间艺术、传工艺美术、博物馆设计等课程。
从实用角度讲,就业比较困难。你智联招聘搜索以下。文化遗产四个字。搜不出来职位的好嘛。你再搜遗产(照样好嘛)。你决定干个相关专业吧。文物修复?干不了。旅游开发?也够呛。古建复原?不太行。考个公务员吧,也没比别的专业有优势。当大学老师。这个可以。这个专业本来就有点顺应国家政策的意思。开设的学校多。师资力量薄弱。需要专业人才。但高校要求逐年增高。压力也越来越大。进高校后科研上不去。也是白搭。
最后总结一下。虽说不建议大家选择这个专业。但给我重选一次的机会。我依然会选这个专业的。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知识面够广(深不深的不说)。
用郭冬临小品的台词就是“人家在快板界歌唱得最好,在歌唱界快板打得最棒。在歌唱快板两界,毛巾送的最多。”
2.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总结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3.什么是非遗文化与高中政治课有关的知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4.请提供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参见: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申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从2001年开始,该评选已进行了两次,共批准了47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国的昆曲和古琴。
5.什么是非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从2001年开始,该评选已进行了两次,共批准了47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国的昆曲和古琴以及新疆的木卡姆和与蒙古国联合申办的蒙古长调。
6.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7.关于“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的资料
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关注和重视,“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濒危”等成为越来越流行和时髦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包括哪些内容,可能有许多人不太了解。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大家的看法是见仁见智,很难统一。根据大家所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文明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就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但要把所有能够记载、代表(或曾经代表)或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思想和实践活动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的范畴,然后再分门别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可能会更合乎实际吧。
但到底什么样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可以算作是记载、代表(或曾经代表)、或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究竟什么样的内容可以算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我了解(当然可能很不全面),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开始推行之际(确切来说是之前),关于什么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原生态”、“濒危程度”以及价值判断标准和体系之争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争论可能也会一直持续下去,伴随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终)。“原生态”之争主要是指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底是亘古不变、原汁原味好还是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好,这个问题主要围绕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变”还是 “不变”这个核心;“濒危程度”之争主要是指我们要保护某一行将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是连那些还算滋润(最少从表面上)的项目也要保护;这个问题主要围绕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状态“好”还是“不好”这个核心;而“价值判断标准和体系”之争即到底如何判定一个项目是否有价值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和敏感。由于角度和切入点等的不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价值的判断就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是要通过我们有生命力的文化来张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符号,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促进人类文明的进程,如果只是要保护那些已经消亡或行将消亡的形式,就变成了过去时代的卫道士,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就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根本意义。
众所周知,尤其是在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基于农耕文明的产物(或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我们之所以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当前的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并且农耕文明在这个冲突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人类文明也正是在不断的冲突中发展并促进社会进步,关键是在这种冲突中和冲突后,我们是否要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有曾经的记忆,所有曾经的荣耀,所有曾经的自豪感,所有曾经的自尊心一并彻底地抹去?
这里我们就触及到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这个大的命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积淀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和经验,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它所蕴含的某个区域内、某个族群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依据,并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关键的影响。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高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了民族特征,缺乏了民族记忆和精神,没有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安全,没有了国际地位,谋求崛起、富国强民恐怕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时代的大潮下,我们的年轻一代受网络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或者说是涤荡),本身对农耕文明已丧失兴趣甚至嗤之以鼻,如果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被狭隘地界定于一些民间杂耍似的东西,仍然是自娱自乐,而且一提起来都是封闭的、落后的,那么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就很难在他们中间产生共鸣和认同,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参与,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
要培养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尤其是培养年青一代的文化自豪感,前提就是要增强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凝聚力;而要增强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凝聚力,首先就是要了解、认知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皮毛和单纯的形式。